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赋能解锁插秧“新姿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0:26:00    

“立夏种稻,小满插秧”。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期。稻田里,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碰撞,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5月21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六管理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搭载多光谱、可见光摄像头的无人机对水稻插秧后田块进行土壤墒情监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金彬摄)

育秧是整个水稻生产的关键一环,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水稻产量。

走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与传统的育秧技术相比,钵体育秧技术有“精准播种、无植伤、立苗快”的优势。通过钵苗播种机,种子均匀嵌入特制秧盘,补苗率降低12%,秧苗根系完整、带土移栽,机插效率提升30%,大幅度降低了种植成本。

贵州省三都县大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罗雪梅介绍,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健壮整齐、抗逆性强,带土移栽护根保苗,既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又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

贵州省三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敏表示,2025年,三都县将力争水稻单产再增10%,让群众的“钱袋子”和“米袋子”实现双丰收。

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新华社记者 吴斯洋 摄

从育苗室到田地间,机械化作业的广泛应用,让插秧作业跑出了“加速度”。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荷载65公斤的秧苗转运专用无人机仅需2分钟,即可将秧苗投送至200米以外的指定点位。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主管薄自伟介绍,现在经实测,每台无人机日均运输量达2000盘,较传统人工挑运效率提升5倍以上。

随着低空飞行器的技术普及,播种、巡田、植保、运输等农业场景适用低空经济领域,前景广阔。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徐聪告诉记者,无人机吊运秧苗,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推动了农业向“空—天—地”一体化服务体系升级。

5月11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的水稻田内,无人机给插秧机运送秧苗。新华社发(党爱河摄)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记者看到2台插秧机穿梭在岑司大坝水稻种植基地的农田里。随着插秧机前行,秧苗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村民把水稻秧苗从育秧田里取出并运送至水田的两边,不断补充插秧机所需的秧苗。

贵州省松桃县乌罗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云飞介绍,合作社承接2000余亩水稻种植,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相对于传统插秧方法,每亩地两个劳力一天才能完成,实行机械化作业后,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40余亩,大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插秧机穿梭在农田里。新华社记者 杨焱彬 摄

近年来,松桃乌罗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赋能,犁田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田间干活的人少了,植保无人机、插秧机等机械化设备成为农事“主角”。

贵州省松桃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刘恒介绍,今年成立了28个小组包片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水稻集成应用无纺布钵苗育秧、“两增一调”高产栽培等技术,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助力水稻种植提质增效,稳粮增收。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秧苗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新华社记者 杨焱彬 摄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孤家子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今年当地农户首次使用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通过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探索水稻种植新路径。

在胜丰家庭农场的千亩稻田里,搭载着前沿科技的覆膜插秧一体机缓缓驶过,覆膜、插秧、同步深施肥等工序一气呵成,整齐排列的稻苗扎根在黑色地膜间,宛如给稻田披上一层科技“外衣”。

在吉林梨树胜丰家庭农场,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胜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彦杰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100公顷,引进了机插覆膜技术,可以减药控草,和我们打造绿色稻米的初衷是一致的。”

这项改写传统种植模式的创新技术,由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推广。技术人员现场揭秘其“绿色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董勃汝介绍,水稻覆膜插秧技术是近年来水稻种植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它通过在稻田土壤当中盖一层薄膜,从而提高土壤积温,减少水分的蒸发与散失,进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与此同时,水稻覆膜插秧技术可以减少杂草和抑制病虫害,对于绿色生态种植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目前推广的这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并且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航拍视角下的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随着农业与科技不断融合、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农业劳动解锁了更多“新姿势”,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又一年丰收的希望。

5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河嘴村农民开展水稻移栽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宋光旭摄)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2025-08-25 10:37:00 太原市展开三大扬尘治理行动

  近日,市城乡管理局召开全市工地、道路、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展开扬尘治理行动。我市已成立8个工地扬尘整治检查组和8个市容环境整治检查组,对治理情况集中检查和督办催办,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约谈和问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措施坚决完成攻坚任务。  工地扬尘治理方面,在全

2025-08-18 18:45:00 20日12时出海捕鱼!我市149艘小型张网渔船将结束今年伏季休渔

大小新闻客户端讯(YMG全媒体记者 姜晓 通讯员 周可明 黄俊利 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市海洋渔业部门获悉,按照2025年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海洋伏季休渔政策规定,小型张网(俗称坛子网)捕捞渔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从8月20日12时开始,烟台市蓬莱、长岛、海阳等沿海区市核定为张

2025-08-15 14:24:00 俄三地遭乌无人机袭击 1死多伤

新华社莫斯科8月15日电 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亚历山大·欣施泰因1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当日凌晨,一架乌军无人机袭击了库尔斯克州热列兹诺多罗日内区一栋多层居民楼,导致居民楼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欣施泰因说,伤者已得到救治,目前消防员正在灭火,天亮后有关部门将对居

2025-08-14 16:36:00 “有点饿,在船上点个外卖吧”

叮咚~您的外卖正由无人机进行配送请及时签收等等我人在船上,船在开也能收到外卖?答案是:能!包括西瓜、鸡蛋、奶茶……统统都能送到南京,你也太超前了吧video船员在船上用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在不用停航的情况下收到“从天而降”的外卖;西瓜、鸡蛋这些易碎食物,通过吊索被稳稳送至船员手中;无人机化身的“空中外

2025-08-13 00:42:00 瞄准军工稀有物资,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唯一氦气工厂

新华社12日援引乌媒报道称,乌国防部情报总局11日对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厂发动了无人机袭击。报道称,氦气属于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物资,奥伦堡氦气厂是俄境内唯一氦气生产企业。该工厂是俄军关键军工企业之一。袭击发生后,该工厂发生了数次爆炸。据地图显示,奥伦堡州距离俄乌边境超过1400公里

2025-07-26 11:04:00 行进中国丨黄河崖壁种树记

晨光熹微,延安市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林。背包里,几张夹菜的烙饼和一瓶清水,便是他当日的午餐。每隔一段时间,王永红与队员们就要巡查新栽的林地:树苗是否缺水,叶片是否泛黄枯萎,枝干是否被野羊啃食……天未亮出发,日暮时归家,一天徒步下来,要巡查200余亩林地。“眼下是林木养护期

2025-07-26 08:57:00 俄乌冲突最新战况消息通报(7月26日)

当地时间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一周战况信息称,过去一周,俄军控制了5个定居点,并对乌克兰军工企业、乌军军用机场基础设施、乌军无人机组装和储存设施等军事目标发动了10次联合打击。俄军黑海舰队摧毁了4艘乌军无人艇。俄军防空系统则拦截并摧毁了乌军27枚航空炸弹、7枚火箭弹、4枚“海王星”导弹和2049架

2025-07-24 09:14:00 美防长“群聊泄密门”证据流出,机密电邮内容发进群聊

当地时间7月23日,央视记者获悉,消息人士称,美国国防部监察机构掌握的证据显示,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此前在“群聊门”事件中确实泄露了机密文件信息。今年3月,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伯格爆料说,赫格塞思与其他政府高官在民用社交软件“信号”(Signal)上讨论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打击,在群聊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