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文拆解国信年报,财富与机构业务收入占近半壁江山,自营与资管增幅各超6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9:25:00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赵昕睿)国信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于4月18日晚出炉,公司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增长,并保持4年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从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起步,国信证券如今已拥有内地及香港市场证券业务全牌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1.67亿元,净利润为82.17亿元,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6.46%、27.84%,已连续2年实现正增长。除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外,其他财务指标也同步向好,助力公司发展质效的提升。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较 2023 年末增长 8.33%、7.45%,达到5015.06 亿元、1186.92 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23%,较 2023 年上升 1.66%。近年来,公司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分业务板块来看,投资交易业务表现最为亮眼,实现收入90.02亿元,同期相比增长68.86%。资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同期相比分别上涨60.55%、17.97%。而投行业务则是唯一出现下滑的板块,同比下降 25.92%。

业务发展上,公司紧抓创新驱动。2024年,公司成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和中国人民银行互换便利操作的首批券商,同时入选上交所上市基金主做市商,获批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作为行业前八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公司还首创“银证通”“金天利”等业务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证券行业并购潮的背景下,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也迎来新进展。最新动态显示,2025 年 4 月 10 日,“国信 + 万和” 的收购申请已获深交所和证监会双双受理,标志着该收购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投资交易为增幅最多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强化大类资产配置,实现投资和交易双轮驱动,实现营业收入 90.02 亿元,同比上升68.86%,是增幅最多的业务板块。

具体来看,权益类投资业务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在震荡环境中获取了较好收益。固收类投资业务在低利率环境下则多举措扩大收入来源,在稳健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弹性。

另类投资子公司国信资本报告期内新增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金额3.3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产业。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以防御为主,稳步推进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业务发展。

资管业务同比上升65.42%,为优势业务

资管业务作为国信证券的优势业务,2024 年依旧表现良好,是增幅排名第二的业务板块。报告期内,资管业务净值规模为1447.64亿元,较上年下降6.64%,实现收入8.20亿元,同比上升65.42%。在管理净值规模小幅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收入的增长。

过去一年,国信证券资管业务条线变动颇多。一是资管子公司正式成立,为公司资管业务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运营。二是创新策略持续落地。在做好固收、权益等传统优势策略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发行了挂钩黄金的固收+、挂钩衍生品的指数增强等新策略,产品类型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市场管理更加精细。根据不同渠道特点进行针对性拓展和维护,并抓住企业客户理财模式转型契机,企业客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国信证券将积极跟进产品恢复发行和子公司成立事项,提前做好产品布局和各项准备,为资管业务实现再跨越做好铺垫。

财富管理打造系列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8.10 亿元,同比上升 17.97%。该业务板块人员规模为最大,拥有 7705 名业务人员。

“数字化”“机构化”发展有效推动公司客户结构量质齐升,截至2024 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 2.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1%,股基市场份额 2.75%,较上年增长14%;融资融券余额超过70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超过20%。

国信证券积极践行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川渝、鲁豫”等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推动各业务条线协同联动。公司在全国117个城市和地区共设有230家证券营业网点,更全面的为当地居民财富管理和企业投融资提供需求。

在服务能力建设上,公司打造约 3,700 人的投顾团队,并构建“国信鑫投顾”“国信鑫智投”“国信鑫优选”“国信鑫私享”“国信鑫享传承”等财富管理系列品牌。围绕机构客户痛点,打造“机构通”产投研销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串联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服务链条。

随着 ETF 市场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显著增长,国信证券权益类 ETF 保有规模增长超过 50%,参与 ETF 的投资者结构呈现显著的年轻化和线上化趋势。

仅投行业务下滑,将加快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51 亿元,同比下降 25.92%。为抓住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公司正加快推进投行业务转型。

数据显示,国信证券债券承销业务同期相比上涨,但承销保荐项目同期相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主承销项目 11.17 家,主承销金额共计达到126.0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2.66家、134.4亿元。并且,2023 - 2024 年,公司承销保荐的再融资项目数量均多于 IPO 项目。

作为深圳市属国资券商,国信证券显著发挥本土券商优势。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服务大湾区 IPO 企业 92 家、再融资及配套募资企业 64 家,融资规模约 1,256 亿元;服务 100 家大湾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 617 只,发行规模超 6,800 亿元;为大湾区超 620 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科技赋能,构建多项业务场景

2024 年,公司强化金融科技建设和赋能,推进“数字化场景制”,以价值驱动“智慧国信”“数字国信”建设。

在财富管理领域,深化以金太阳 APP 为核心的数字化财富管理体系建设;机构业务领域,围绕“GTrade+”优化机构客户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价值投资领域,AI 赋能形成“衍生品 + 做市 + 投资”的数字化体系;研究服务领域,则持续优化研究管理、研究服务、智能研究的智慧投研体系。

展望 2025 年,国信证券明确了 “五个强化” 的发展方针,秉持 “金融报国、客户优先、创新发展、科技引领、合规为本” 的战略理念。当前,“人工智能 +” 浪潮正盛,作为服务大湾区的 “排头兵”,国信证券紧密结合深圳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将在年度规划中持续加强科技布局。具体而言,将加快 AI 算力基建布局,构建多元算法模型体系与企业级知识库,进一步深化智慧金融场景应用。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相关文章

2025-07-28 10:33:00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

新华社快讯: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来源: 新华网

2025-07-27 17:38:00 英诺激光:董事长及多位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2.46万股

金融界7月27日消息,英诺激光公告称,董事长兼总经理ZHAO XIAOJIE先生、董事LIN DEJIAO先生、董事兼财务总监陈文先生、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张勇先生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90日内(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11月17日),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

2025-07-25 21:45:00 求职者询问双休遭怼“拒绝躺平”引热议 律师:属合法权利

近日,一则求职者在 BOSS 直聘询问企业是否双休反遭招聘方回怼“拒绝躺平”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网友在BOSS直聘平台与企业沟通面试事宜时,出于对工作福利待遇的关注,询问了该企业是否实行双休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然而,招聘方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先

2025-07-25 21:31:00 增减持公告汇总丨这家公司股东拟增持44万股股票

太原重工:控股股东拟8000万元至1.6亿元增持公司股份上海银行:10名董高监合计增持44万股股票华勤技术: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公司不超4%股份美凯龙:股东及公司董秘拟合计减持不超3.0011%股份国光股份:股东胡利霞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法本信息: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盛科通信:国

2025-07-25 21:11:00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 绵阳掌握了经济增长的“密码”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近日,绵阳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95.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5亿元,增长7.6%。这些数据的背后,到底

2025-07-24 22:25:00 产融活水润三江 政企共探实体经济赋能新路径

7月24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启幕。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宜宾正以“产融联动”为匙,打开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从资本平台搭建到产业链协同,从普惠金融下沉到绿色产业崛起,这一次次探索,是宜宾破解产业融资难、金融落地难,实现产融互促的生动实践。“产融合作不

2025-07-22 00:01:00 取消所有区域公司 万科也在减少“内耗”

观点网万科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动作还在继续。7月20日,据媒体报道,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的重点在于区域公司层面,计划取消区域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并将上海开发经营本部(地产总部)迁回深圳。调整后,万科的管控模式将从原先的3级管控转变为2.5级管控。据

2025-07-21 12:05:00 LV近42万香港客户资料外泄,涉及姓名、地址、护照号、电话号等,品牌方回应:外泄资料不包含任何支付资讯

据媒体报道,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发客户信,称发生客户资料外泄事件,近42万名香港客户受影响。外泄的资料涉及客户姓名、护照号码、出生日期、地址、电邮地址、电话号码、购物记录和产品喜好资料。路易威登香港(LVHK)表示,外泄的资料不包含任何支付资讯,正通知相关部门和受影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