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前瞻:解锁中国家居建材品牌出海的关键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1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蓉 广州报道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消费观念加速转变、技术创新浪潮汹涌的当下,家居建材行业被推向关键的十字路口。品牌出海已从企业发展的可选项转变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但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正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多变、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多重挑战,及时洞悉贸易政策调整方向、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如是背景下,4月23日上午将在广交会堂举办“第137届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大家居建装品牌出海”,邀请权威专家、咨询机构、海关等资深从业人员,与优秀的建材企业代表一起,共同探索海外市场的最新趋势,分享成功案例、研讨品牌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跨国经营的实践经验,探寻品牌出海的成功之道。

就当前形势而言,家居建装品牌出海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全球市场需求端来看,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环境,使得家居建材行业传统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障碍重重,原本依赖出口的企业订单量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在全球 “双碳”目标下,各国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使用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都要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这无疑给中国家居建材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那些积极转型、拥抱绿色发展的企业创造了机遇。

在供给侧,行业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向技术、品牌、服务等全方位的高质量竞争。消费者对家居建材产品的品质、设计、环保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家居建材行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竞争力。中国作为全球家居制造的重要基地,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从基础原材料生产,到零部件加工,再到成品组装,各环节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叠加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中国家居建材产品出海长期稳居世界前列。广东佛山的陶瓷、浙江南浔的木地板产业,都在当地形成了从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具备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能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额达4830.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与全年货物出口的整体增速相当,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稳健表现。

然而,要在全球市场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家居建材品牌的地位,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还需要企业在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努力。

中国家居建材如何通过品牌出海在全球格局中再上一层楼?在全球化竞争的大棋局中,品牌定位与市场战略布局是关键落子。

本次论坛上,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戴永红将以“领航出海:品牌的全球化突围之路”为主题发表演讲,结合当前的贸易战及其背后的逻辑,帮助企业契合全球市场的出海策略。

在“双碳”目标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绿色发展已成为家居建材行业不可逆的潮流。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品牌出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史志呈认为要“以质取胜”。他将在论坛上详细分析家具建材企业出海面临的绿色挑战,尤其是法规绿色挑战、采购商绿色挑战,并为企业提供详细建议。

珺与咨询创始人巩宇铭则将带来“居住产业出海新机遇”的主题分享。他以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基石,剖析居住地产出海形态,提供主要竞争策略。此外他也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出海路径的不同结果,帮助企业从实际案例中汲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海外市场的潜在机遇。

中国海关企业管理领域专家祖晓敏则将详细介绍AE0制度对企业出海的支撑作用,以及海关AEO申请流程和认证程序。据悉,AEO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倡导的,提升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一项国际性制度安排。获得AEO资质的企业,可在通关上、关境内和国际上三个方面获得多项便利,帮助企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佛山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将结合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生产工艺、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洞察新型建筑材料国际市场,并针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应对策略,助力企业解决相关产品出口难题。

除了主题分享,论坛还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大家居建装品牌出海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企业出海的主要区域、产品和服务模式、打破“低价标签”的方法、打造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应对出海机遇与挑战的策略等,论坛将邀请志邦家居、金牌家居、TATA、华建铝业、轩尼斯门窗等行业企业展开深度探讨。

这些企业还将结合企业的实践经历分享海外建厂的经验、“走出去”的品牌策略、本地化运营的挑战、品牌价值和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产品和服务兼容的解决方案、上下游良性生态链的打造过程等,通过企业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2025-07-28 07:05:00 从鲁迅张爱玲到大湾区文学,许子东解锁现当代文学的“流量密码”

文学教授许子东和他最新个人文集中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7月1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第35届香港书展上,李欧梵与许子东两位知名学者,展开了一场题为“从鲁迅到张爱玲”的对谈,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许子东的粉丝。鲁迅和张爱玲如何能够穿越百年时光的长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焕

2025-07-27 17:42:00 欧洲头条|大众承压 美加关税拖累“德国制造”

利润骤降近四成、重组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承压——这是大众集团刚刚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所揭示的现实。乍看是一份企业半年报,实则是一块“德国制造”在全球政治经济裂变中的试金石。大众的阵痛,不只是个体车企的挑战,而是整个德国工业在制度压力、地缘摩擦与技术转型三重夹击下的缩影。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回顾

2025-07-26 21:03:00 好评中国丨数字丝路:让技术跨越国界,用合作书写未来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据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运输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来自全

2025-07-26 12:03:00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欧合作成果丰硕50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

2025-07-25 21:45:00 求职者询问双休遭怼“拒绝躺平”引热议 律师:属合法权利

近日,一则求职者在 BOSS 直聘询问企业是否双休反遭招聘方回怼“拒绝躺平”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网友在BOSS直聘平台与企业沟通面试事宜时,出于对工作福利待遇的关注,询问了该企业是否实行双休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然而,招聘方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先

2025-07-25 17:04:00 突发!山西临汾发生地震,多地网友反映震感强烈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5日10时13分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北纬35.85度,东经111.2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图源:中国地震台网 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与腾讯联合推出的“中国地震台网”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向震中周边359010名用户推送预警信

2025-07-24 22:25:00 产融活水润三江 政企共探实体经济赋能新路径

7月24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启幕。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宜宾正以“产融联动”为匙,打开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从资本平台搭建到产业链协同,从普惠金融下沉到绿色产业崛起,这一次次探索,是宜宾破解产业融资难、金融落地难,实现产融互促的生动实践。“产融合作不

2025-07-22 12:08:00 “链”出更大朋友圈

“链”出更大朋友圈——第三届链博会超6000项合作开启全球供应链新机遇□ 本报记者 张文礼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