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代表肖先进(左)、金沙遗址博物馆代表朱章义启动采火装置。
火炬手李子柒(右)、吴伟仁传递火炬。
火炬手韩聪传递火炬。
武侯祠博物馆火炬传递现场。
火炬手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欧紫霞(左)和教练黄永生传递火炬。
火炬传递收官站活动在兴隆湖举行。
7月26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在三星堆博物馆全面开启。120名火炬手高擎“竹梦”昂首阔步,传递火炬、传递梦想。
从三星堆博物馆到金沙遗址博物馆,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到武侯祠,从三苏祠到兴隆湖湿地公园,一日三城六地,历经近12个小时,120名火炬手参与,一路览天府锦绣,展万千气象。
古蜀之光
天府晨光点燃火种
7月26日清晨,一场充满梦想与荣耀的“竹梦”画卷在天府大地徐徐展开——“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在四川德阳三星堆博物馆祭祀台启动。
8时30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三星堆博物馆老馆长肖先进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老馆长朱章义启动采火装置,如竹笋嫩芽般的采火器顶部“太阳神鸟”吸收太阳光,光伏板将天府之国的晨光转化为电流。肖先进与朱章义同持采火棒,在采火器上引燃银色龙形采火棒,然后采火棒引燃火炬盆……当火炬盆中的世运火种熊熊燃起,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从光到电再到火,绿色低碳光伏技术与“光明使者”太阳神鸟连线,完成了一场科技赋能传统的时空对话。
火炬传递系列装置别具匠心:采火棒上印着的4500年前宝墩人指纹,寓意古今对话;火种盆侧面镌刻的宝墩稻穗纹、三星堆眼形器纹、金沙太阳神鸟刻度,展现古蜀文明的一脉相承……有着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成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加快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世运会的举办“以体营城”作用将更加凸显。
三星堆传递点位主题为“古蜀之光”。火种采集仪式后,首棒火炬手、成都籍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冠军黄张嘉洋高擎“竹梦”火炬,从祭祀台出发,然后将火炬传给西班牙空手道奥运冠军、国际世运协会运动员委员主席桑德拉·桑切斯……经过近40分钟的火炬传递,末棒火炬手、中国乒乓球史上首位男子“超级全满贯”得主马龙手持火炬回到祭祀台,火种护卫队将火种收入刻有太阳神鸟纹的青铜火种盆,全程1.5公里传递画上圆满句号。
璀璨金沙
“竹梦”邂逅太阳神鸟
7月26日上午,在火种护卫队的护卫下,世运火炬“竹梦”从三星堆辗转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南大门音乐广场。本站以“璀璨金沙”为主题,当火焰的光芒穿透青铜立人造型的火炬顶部,映照在太阳神鸟金饰的羽翼上,世运圣火与太阳神鸟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视。
当15名火炬手中的代表高擎火炬跑入广场,人群爆发出热烈欢呼声。火种灯上,太阳神鸟纹样在光线下流转生辉——这不仅是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更是与全球运动员追求卓越的精神形成奇妙共鸣。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子柒、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在内的火炬手们途经太阳神鸟广场、金沙鹿苑、陈列馆等标志性区域,全程约1公里。圣火跃动间,历史突然变得触手可及,太阳神鸟在圣火映照下仿佛被重新唤醒。古蜀人用金箔雕刻神鸟托日,现代人用火炬传递体育精神——对光明的追求,是古今人类的共同语言。
熊猫家园
火炬登顶 拔节生长
阳光从云层中浅露,站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笋子塔二楼平台,向四周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天空接壤,似一幅水墨画般宁静。在笋子塔下,主题为“熊猫家园”的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正在这里火热进行。
26日上午11时45分,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第三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火种点燃,“竹梦”火炬从笋子塔塔底出发,成龙、奥运冠军韩聪等12位来自体育、科技、教育、艺术、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火炬手逐级而上,终至塔顶。如此别具一格的“逐级登顶”路线设计,让“熊猫家园节节高”“城市发展向上”的理念具象化。
从笋子塔前广场出发,12位火炬手依次接力,每一棒的交接都寓意着城市发展向上的理念。向上生长,不是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而是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三国华章
历史现代 交相辉映
7月26日下午,一抹跃动的火焰出现在武侯祠的红墙碧瓦下。北京奥运会射箭冠军张娟娟手拿“竹梦”,从武侯祠博物馆西区大门出发,一边挥手,一边向前奔跑,开启了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第四站的首棒。当“三国圣地”遇上世运会,千年前的智慧与现代竞技体育精神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向全世界展现成都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拼搏向上的活力。
作为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第四站,武侯祠的火炬之路设15棒火炬手,涵盖体育、文艺、科技等各领域。
据了解,此次武侯祠火炬传递的主题为“三国华章”,世运会火炬在此传递,通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向世界展现成都武侯祠作为“三国圣地”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君臣共奉一祠的圣地,它所凝聚的是三国文化中“忠义、智慧、勇武”。当世运火炬穿越这片土地,它点燃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火焰,更是对一段塑造了民族精神底色的英雄史诗的致敬。
火炬辉映下,忠义、智慧、勇武的三国文化与现代竞技体育精神在武侯祠的红墙内外碰撞。作为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世界文创名城,这场世运会成都将以赛为媒,向世界展现拼搏奋进的万千气象。
寻迹三苏
千年文脉 家国情怀
7月26日下午,成都世运会火炬“竹梦”第五站传递活动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启幕。现场墨香与朝气交织,“苏洵”手持书卷立于前,“苏轼”“苏辙”分立两侧,一群身着校服的少年围拢在旁,展开一场跨越古今的家国情怀对话。激昂的诗词声穿竹而过,这场以“寻迹三苏”为主题的火炬传递,为千年文脉添上了一抹动感亮色。
这场火炬传递以“寻迹三苏”为主题,以宋代文脉为纽带,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与“文道并重”的精神力量,以笔墨书香致敬体育精神中的智慧与坚韧。该站共设20棒火炬手,涵盖文学艺术、体育竞技、科技产业、非遗传承,以多元身份诠释“寻迹三苏”的时代价值。全程约1.5公里的行程,火炬手们步履铿锵,将三苏精神与世运激情融为一体。当火炬抵达眉山,火炬传递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中华文脉与体育精神在这里交汇升华。
万千气象
相约成都 共赴盛会
蓉城大地活力澎湃,兴隆湖畔音韵悠扬。7月26日下午,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人声鼎沸。这个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正在举行成都世运会收火仪式。当日下午约5点30分,历经成都、德阳、眉山三城的接力传递,火炬顺利抵达此次传递的最后一站——兴隆湖。
火炬传递的起点,在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厅旁。截至今年6月,天府新区规划厅已累计接待18060批次、321051人次的参观者,成为世界认识公园城市、理解公园城市的重要窗口。
沿着湖岸的绿道一路向前,兴隆湖优美的生态环境给每位火炬手留下深刻印象。令火炬手印象深刻的“城市科技感”,通过它们以及它们孵化的科技企业和产品,传递给更多人……当时间来到傍晚,最后一棒火炬手、曾当选世界运动会历史上最伟大运动员的马塞尔·哈塞迈尔抵达终点,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结束,隆重的成都世运会收火仪式正式启动。
背靠兴隆湖、面向成都科创生态岛,街舞演员将街舞与四川特色的变脸相结合;激昂的鼓声中,古蜀面具、三苏祠、大熊猫、金丝猴等各种元素相互交织……再过不久,成都世运会就将盛大开幕!让我们相约成都,共赴世运,在运动无限中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