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打造“雨林式”创新生态 | 聚焦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再出发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6:56:00    

近年来,广州各领域不断打造优质科技服务,持续优化“创投贷保服”科技金融体系,放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效应,出台科技保险专项支持政策,健全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同时,还集聚提升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品牌影响力,完善科技创新领域“补改投”机制,持续实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三航”计划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便利化试点。

“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广州落地生根,为城市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能量。

广州发放全省首张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实体卡。

利用科技服务打通转化链条

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技产业融合的关键,也是科技服务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广州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持续利用各类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广州率先实施科技创新领域“补改投”政策试点,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遴选若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启动科研经费“补改投”改革。“补改投”模式将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从研发端扩展到成果转化端甚至产业端全链条,打通成果转化环节,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与试点平台协议约定投资额度,对其孵化、招引和培育的、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广州还以重点产业的创新平台为牵引,集聚机构、成果、团队、基金、园区形成“五个一”成果转化模式,累计设立基金13只,孵化企业440余家,推动270余项科研成果服务广州龙头企业技术攻关。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全力打造涵盖海量科创企业、高校机构及成果信息的产业科技大数据AI平台——“湾创成果转化”平台,平台已汇聚超6800项科技成果,近1300项技术需求,吸引全国超千位技术经理人注册入驻,成为产业“出题者”与科研“解题者”的高效对接桥梁。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在穗高校和科研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三;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550亿元,居全国第四;2023年广州市发明专利授权36339件,位居全国第四。

双创大赛让更多企业跑出来

“以赛代评”“以赛促投”成为广州创新服务硬科技企业的新模式。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创新创业赛事。自2015年,广州设立双创大赛独立赛区至今,一大批科技企业从小小种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双创大赛广州赛区组委会负责人秦海鸥介绍,大赛为广州众多科技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展示机会,让企业在种子、初创阶段就可以“跑出来”。截至2024年,历届大赛联动各类科技创新要素促成超1000家参赛企业累计获得投融资超499.16亿元,参赛企业中有56家登陆资本市场。此外,还有不少科技企业“突出重围”,成为待上市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全球猎豹企业等。

2024年,大赛已联动金融资本促成银行为超560家企业提供意向授信超35亿元,共促成228家大赛企业累计获得投融资超67.35亿元。

科技金融助力投早投小投硬

科技创新需要科技金融“活水”浇灌,这也是科技服务的重要内容。

为此,广州专门设立1500亿元产投母基金、500亿元创投母基金、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目前,广州天使母基金已与全市43家重点高校院所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落地42只子基金,子基金实缴规模超260亿元,投资广州项目177个。

在科技投资基金方面,广州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394家,管理基金数量2114只,管理人和管理基金数量居全国第五。截至目前,广州市政府层面主导设立基金7只,政府部门指导下市场化运作基金3只,基金规模累计达2224.78亿元,覆盖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全体系。

成立近10年来,广州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池稳定运作。资金池的作用主要是推动银行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银行科技金融赋能、推动银行科技信贷创新。后续,广州还将推动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加入风险分担体系中,进一步优化风险共担模式。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共为广州市12945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共担,撬动合作银行累计授信金额2342.1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427.35亿元。

打造全球高水平人才高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对科技人才的精准服务,不断助力广州持续打造全球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4年,广州持续完善符合基础研究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育体系,实施基础研究人才“启航”“续航”“领航”计划,全年市财政投入约1.68亿元,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留穗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新增国家“杰青”21人、“优青”41人。广州在校大学生达165万人,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广州科技创新的重要“后备军”。

广州还在服务境外高端人才来穗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优化全球尖端人才引进机制,建立高端人才通关服务保障机制和重大科技交流活动协作机制。广州首批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发放全省首张融合集成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的实体卡,广州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上升。截至2024年底,在穗工作的外国人才数量比2019年底增长40.3%,居全国前三,外国高端人才和外国专业人才数量比上年末增长11.7%。

海交会已连续在广州举办26届,累计吸引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海外人才参会,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

广州发放全省首张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实体卡。

引育更多长期资本服务创新

接下来,广州将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为目标,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打造“雨林式”创新生态。

广州将分层分类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完善涉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践行“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企业服务理念,实现惠企政策精准供给、集中发布、便捷兑现。

广州还将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协同机制,引育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广州将梳理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成果转化试点项目、概念验证中心项目、产业化项目等类别,进行一类一案专项支持;广州将修订《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办法》,成立广州科技创新基金,引导设立更多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相关文章

2025-07-28 10:33:00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

新华社快讯: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来源: 新华网

2025-07-25 21:45:00 求职者询问双休遭怼“拒绝躺平”引热议 律师:属合法权利

近日,一则求职者在 BOSS 直聘询问企业是否双休反遭招聘方回怼“拒绝躺平”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网友在BOSS直聘平台与企业沟通面试事宜时,出于对工作福利待遇的关注,询问了该企业是否实行双休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然而,招聘方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先

2025-07-25 21:11:00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 绵阳掌握了经济增长的“密码”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近日,绵阳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95.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5亿元,增长7.6%。这些数据的背后,到底

2025-07-24 22:25:00 产融活水润三江 政企共探实体经济赋能新路径

7月24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启幕。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宜宾正以“产融联动”为匙,打开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从资本平台搭建到产业链协同,从普惠金融下沉到绿色产业崛起,这一次次探索,是宜宾破解产业融资难、金融落地难,实现产融互促的生动实践。“产融合作不

2025-07-23 05:43:00 跨海实习,台湾学生发现“新大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在宁波“阳明文化研习营”活动中,两岸青年了解阳明文化。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摄“以前对大陆的认识更多是抽象的数字,比如GDP增速、市场规模,但这次在平安银行实习,我亲手处理了跨境金融业务,亲眼见证了大湾区企业的融资需求。”辅仁大学统计信息学系学生庄昀臻近日在广东广州实习后表示。暑

2025-07-22 00:01:00 取消所有区域公司 万科也在减少“内耗”

观点网万科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动作还在继续。7月20日,据媒体报道,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的重点在于区域公司层面,计划取消区域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并将上海开发经营本部(地产总部)迁回深圳。调整后,万科的管控模式将从原先的3级管控转变为2.5级管控。据

2025-07-21 09:36:00 捐赠60万元助力蚊媒防控!罗浮宫彰显顺德企业担当

查看详情>7月20日下午,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有限公司积极响应顺德区政府、乐从镇政府号召,向顺德区、乐从镇分别捐赠30万元,总共60万元善款,用于支持蚊媒防控工作,为顺德、乐从打赢“蚊媒防控攻坚战”奉献一份力量,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彰显企业责任和社会担当。在罗浮宫等爱心企业的示范下,多方力量接

2025-07-20 16:13:00 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新华社伦敦7月19日电(记者赵阳 赵家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会日前在英国伦敦举行,与会者期待在多领域加强中英经贸交流与合作。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代表18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对英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大机遇。英国在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