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蝉鸣撕开盛夏的序幕,湿热气候如同无形的网,困住脾胃运化的节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夜间辗转难眠成了不少人的“夏日困扰”。
中医典籍《本草纲目》早有记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作为柑橘类果皮经三年以上自然陈化的产物,陈皮的香气与药效会随存放时间升华——研究表明,三年以上陈皮的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黄酮类化合物(如橙皮苷)含量则逐步攀升,这正是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的核心物质基础。
一片合格的陈皮,需历经“采果—开皮—晾晒—仓储”的漫长陈化。在广东新会等地,传统匠人至今遵循“三蒸三晒”工艺,让阳光与时间共同赋予果皮独特的药香。也正因如此,民间才流传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说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副主任医师董正妮介绍,《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推荐3个实用配方↓↓↓
①陈皮3克+生姜2片:
解表散寒、燥湿化痰,适合乏力畏寒者饮用。
②陈皮3克+黄芪10克:
益气固表、健脾祛湿,适合气血不足、湿气重的人群饮用。
③陈皮5克+胎菊3~4朵: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适合肝火旺盛的人群饮用。
来源:CCTV生活圈 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