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源“绿潮”涌动黄浦江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08:24:00    

西宁IP“雪豹”手工艺品来到了上海。

青海参展商展示带来的产品。

上海市民被青海商品吸引驻足交流。

青海参展商向上海市民介绍产品。本报记者 王菲菲 摄

从长江的源头出发,直至它奔流入海的终点。

4月30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中央商超内广场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千里之约”,青海与上海在此相聚。来自雪域高原、蕴含着纯净气息的青海精品,历经千山万水,最终在黄浦江畔华丽登场。

由青海省商务厅、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体育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绿色之源·青沪相约——青海臻品走进上海‘五五购物节’暨‘国际消费季’”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办。这是青沪两地深化消费协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标准共建、渠道对接、品牌推广,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开拓上海市场奠定基础。

展示区内,牦牛肉、酸奶、枸杞、羊绒被、藏毯……上百款绿色臻品首次以快闪市集形式亮相,从滋补养生到非遗文创,从高原生鲜到独特纯酿,全方位呈现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环境优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之源”生态优势与民族文化底蕴。

“我们这次主要带来了河南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及衍生产品,包括河南县独有的雪多牦牛肉、阿米雪的奶制品、羊绒被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搭载‘青海优品’的快车,走出青海,走向国际都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援青)刘武兵说。

舞台中央,伴随着悠扬的民族音乐,十余名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模特们相继登台,优雅展示着手中的藏毯与青绣作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激发出独特魅力。

“此刻,我们相聚在黄浦江畔,以‘绿色之源’为媒,让青海的纯净与上海的活力交相辉映……”

14时30分,活动正式开始。

“我们期待以此活动为桥梁,充分借助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平台优势,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让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高原、走向全国、迈向世界,共同谱写东西部协作共赢的崭新篇章!”青海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汝鹏表示。

“今天青海省商务厅在沪举办‘绿色之源·青沪相约——青海臻品走进上海’等主题活动,把更多来自雪域高原的优质产品带到上海,成为第六届‘五五购物节’系列特色活动之一,不仅进一步紧密了沪青、沪果的联系联动,还为上海市民开启了‘黄河源头、高原臻品’的消费新体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总经济师罗志松表示。

现场嘉宾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极具匠心的“四水同汇”启动礼将活动推向高潮。四组领导嘉宾分别手持水晶瓶, 瓶中盛装着象征三江之源的水——长江源水、黄河源水、澜沧江源水,以及来自上海的黄浦江水,依次将水注入“四水同汇处 青沪共此时”的主题装置。

大屏幕上,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壮阔河道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壮美的高原河流勾勒出青海这片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画卷,也寄托着青沪两地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禀赋,滋养孕育着高原的万物众生,造就了“天然、绿色、有机、稀有”的青海臻品。

“雪山软黄金”牦牛肉,富含20%优质蛋白;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草甸的藏羊,肉质细嫩;被誉为“谷物瑰宝”的青稞,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的10倍;柴达木黑枸杞的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20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90%的双低油菜,国内出口规模最大的冷水鱼龙羊峡三文鱼……

“这片净土上生长的每一株青稞、每一头牦牛,都饱含着自然的馈赠与牧民的匠心。”当奥运冠军、女子竞走国家教练员切阳什姐以“青海优品推介官”的身份娓娓道来时,这位从青海高原走出的运动员用她独特的视角,为上海市民揭开了高原臻品的神秘面纱。

“我们去年刚去青海旅游回来,对那边印象非常深刻,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这么多优质产品,真是令人惊喜。”上海市民陈先生激动地说。

河南县青清海农牧科技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向弟说:“目前,我们的牦牛肉水饺已经通过了麦德龙的选品,预计5月中旬会来验厂,这是我们打开上海市场的第一步。”

沪青两地一家亲,跨越山海赴情缘——从青海高原的纯净牧场,到上海外滩的繁华商圈,以“绿色之源”为纽带,让青海臻品走进千家万户,让青沪情谊续写崭新篇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见证对口地区农畜优品标准体系——‘沪青优品’标准1.0版发布的时刻。”在主持人的话语中,沪青标准编制的成员单位代表缓缓展开一幅卷轴,《对口地区农畜优品标准体系——“沪青优品”标准》1.0版正式发布。

标准体系是在“沪果优品”品牌集合规范的基础之上,构建并升级为对口地区农畜优品标准体系。从原料认证、生产加工认证、无过多食品添加、膳食营养、包装环保性、运输冷链要求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商超、电商等零售渠道,到批发市场、社区菜场、供销社系统,以及团餐配送、供应链企业、消费帮扶专区专柜等,上海50多家市场渠道共同构建起“沪青优品”的入沪网络,重点推动牦牛肉、藏羊肉、冷水鱼等规模化供应。

“源于青海的高品质农畜优品,可以替换部分进口食品需求。”上海消费帮扶联盟理事长王华毫不吝啬地赞赏青海臻品。

启动仪式后,青海“家宴”品鉴推广活动在上海徐汇区翠园餐厅举行,一场融合高原特色与精致烹饪的“青海臻品家宴”再次将推介会推向高潮,青海拉面师傅在黄浦江畔展演了“拉面穿针”技艺,省商务厅发布了第二期《大美青海·高原臻品——线上好物》名录。

“我们非常喜欢来自青海的食材,做出来的菜肴不仅味道鲜美,更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赞赏。”香港美心集团中菜总厨蔡伟平说。

12道精心设计的佳肴中,红枸杞蜜汁牦牛肉质地鲜嫩多汁,茶卡湖盐焗藏羊排融入天然湖盐的独特风味,青稞藏香三文鱼卷则是对青海优质食材的创新演绎……从食材的严苛甄选、烹饪技巧的精妙运用,再到菜品口感与风味的完美呈现,“飨在青海”让嘉宾在舌尖上真切感受到了来自青海的美味馈赠。

“青海是首个走进上海‘五五购物节’的西北省份。通过对口援青机制,在上海市商务委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大舞台,展现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果。”省商务厅市场建设处处长王忠文表示。

看!黄河的浩荡、长江的奔涌、澜沧江的激越,今日汇聚于黄浦江畔。三江之水,共注黄浦江潮,恰如青海的绿色臻品,沿“一带一路”的开放浪潮,从源头活水,润泽世界!

编辑:刘海钧;

相关文章

2025-07-28 10:16:00 上海发布量子城市五大核心成果,以空间智能重构超大城市治理模式

为期两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创新建设专题论坛7月27日在沪落下帷幕。这场由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盛会,不仅展现了上海在“人工智能+城市治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更一次性发布5项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创新建设核心成果,为超大城市空间智能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

2025-07-27 09:07:00 上海新一刻,城市因你更美好 ——2025上海城市形象片焕新发布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2025年新版城市形象片《上海新一刻》(SHANGHAI NEW MOMENTS)。黄浦江畔潮起潮落,苏州河边光影流转,上海的每一刻都在生长着新的惊喜,书写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鲜活篇章,而每一个你,都是这篇章里最动人的音符。创

2025-07-22 02:55:00 杨志军读者见面会启幕 西宁将连迎三场文学盛宴

青海日报融媒体7月21日讯(记者 刘珂瑜 实习生 黄绎睿)7月21日,著名作家杨志军在青海省西宁市新宁广场开启读者见面会暨作品签赠签售活动,拉开了“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系列文学签售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由青海省文联、青海出版传媒集团、青海省作家协会、青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1 13:29:00 结棍!上海74岁爷叔勇救落水儿童!网友狂赞:这就是素质↗

盛夏七月热力值拉满上海连续迎来高温暴击比这天气更“炙热滚烫”的是这座城市里那些不期而遇的善意《人民城市 温暖瞬间》2025上半年度篇正式开启让我们一起重温上半年的十个"温暖瞬间"一起感受温暖的凡人微光今天的温暖瞬间让我们回到今年4月26日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时全网在找一位上海老人因为他在江西宜春旅游

2025-07-20 16:13:00 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新华社伦敦7月19日电(记者赵阳 赵家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会日前在英国伦敦举行,与会者期待在多领域加强中英经贸交流与合作。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代表18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对英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大机遇。英国在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较强

2025-07-17 09:32:00 网红:上海政府送了我200平房子

7月15日,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明确在杨浦、黄浦两区挂牌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并出台激励优质内容创作、健全产业配套服务、开放内容创作场景、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张开双臂”欢迎优质内容创作者。继“沪九条”出炉,杨浦也将发布《杨浦区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支持政策》

2025-07-16 09:02:00 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再+1

中阿(塞拜疆)互免签证协定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1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普通护照和阿塞拜疆普通护照人员,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外国游客也能“随时出发,丝滑入境”政策红利双向释放开放“浓度

2025-07-15 11:25:00 格茫路上的惠民事儿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盛海佼七月的乌图美仁草原山青水绿,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牧民达娃驾驶着载满生活物资的皮卡车,兴高采烈地驶过甘森收费站。“现在从这里通过,不用交纳任何费用”。这寻常一幕的背后,凝结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党委历时数载、跨越1000公里的不懈奔走,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