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赵家友 查冠琳
“35岁程序员熬夜脑干出血昏迷15天”的新闻近日冲上热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这个健康提醒成为连年轻人都挂在嘴边的养生热词。
《黄帝内经》提到的“夏三月,夜卧早起”是允许夏天熬夜吗?夏季养心防猝死有什么诀窍?“子时养肝,午时养心。睡好两觉,胜过补药。”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林氏推拿研究所所长吴山教授用朴实而实用的两句话,教你立夏如何睡好觉、养好心,并且给出初夏的睡前“熄火”小妙招。
“夜卧早起”≠熬夜,睡前“熄火”有妙招
立夏到来,天气炎热,暑湿渐重,不少人此时夜间活动增加,或是天热心烦容易睡不好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三月,夜卧早起。”是允许夏天熬夜吗?现代人应如何理解“夜卧”?
“夜卧早起是顺应夏季阳气升发的规律,为春夏养阳给出的起居建议。夏季白天长、夜晚短,人体应跟随自然节奏调整作息。”吴山教授表示,“但中医认为的‘夜卧’,与现在都市人的熬夜不是一个概念。”
中医认为的夏季适宜的“夜卧”时间,是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上床睡觉,此时阳气逐渐收敛,入睡有助于养阴安神、调和阴阳,有利于第二天早起的阳气生发。
许多现代打工人工作忙压力大,如果晚上11点确实不能上床睡觉,怎么办?吴山教授给出两点建议:抓住子午觉,睡前学“熄火”。
重视子午觉,给熬夜者提供一个亡羊补牢及时补救的机会。若晚上熬了夜,次日中午11点至1点(午时)可小睡20分钟。如果时间不允许,尽量在两点前午睡一会,来帮助养心补阳。“子时养肝,午时养心,这两个时间点睡觉很重要。可谓睡好两觉,胜过补药。”
睡前“熄火”法也很简单。吴山教授表示,熬夜后容易肝火旺,可按摩神门穴和太冲穴,每穴按压1至3分钟,可帮助疏肝安神。如果睡不着或睡眠质量不佳,简单小妙招可帮助。睡前用掌心搓热后敷双眼1分钟,或用温水泡脚15分钟,可以引火下行助眠。
养心防猝死,分龄养心有妙招
夏季要养心,不同人群有何不同的养心妙招?“脆皮年轻人”心血管事件频上热搜,年轻人养心,与老年人相比有何不同要点?
吴山教授提醒,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是心。夏天高温,若加上熬夜,会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甚至出现心梗。不少老年人都十分重视夏季养心,而年轻人若自恃年轻体壮,连续熬夜或超负荷工作,光靠熬夜后再补觉,并不能完全修复对身体的损伤。长期作息颠倒会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心脑血管老化加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发生猝死的风险大增。
针对不同人群,可以分龄养心。年轻人要避免连续熬夜,实在需要加班时,可备一杯西洋参枸杞茶(西洋参3克+枸杞5粒),益气养阴;对于中年人,内关穴和劳宫穴属于常用养心穴,若感觉心悸时,也可以按揉缓解,每穴按压2分钟。不过,若熬夜后出现头晕、胸痛,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可硬扛;老年人则可以每日晨起喝一碗小米红枣粥,健脾养心。
立夏当减肥,运动祛湿健康瘦
所谓“五月不减肥,六月徒悲伤。”体重管理已成为时下不同人群的热话。吴山教授提醒:“重视体重管理,其实是重视对整体健康的调整,而不光着眼在体重上。”
“时至立夏,阳气外浮,人体代谢加快。但此时湿气渐重,若不注意调理,人容易水肿虚胖。饮食方面,建议应少吃冷饮、油腻,多吃冬瓜、黄瓜、红豆等利湿食材。广东人都熟悉的冬瓜薏米汤,健脾祛湿,是很好的应时汤水。”对于立夏饮食调养,吴山教授给出一句话简单总结,“夏吃豆胜吃肉,冬瓜薏米祛湿瘦。”
适当运动对整体健康有益,但要注意过犹不及,运动并非越多越激烈越好。吴山教授提醒,初夏运动,要避开正午高温,可选择晨起散步或傍晚快走,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式,就有助于疏通经络,若认真练习到位,对全身肌肉和协调性都有帮助。
生活中的一些小妙招也可巧妙助力体重管理。例如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柠檬蜂蜜水,促进代谢;晚餐后贴墙站立10分钟,助消化防赘肉。
立夏食疗方
荷叶山楂茶:干荷叶5克、山楂片3片,沸水冲泡。可消脂解腻。
莲子银耳羹:莲子15克、银耳半朵、冰糖少许。可滋阴安神。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