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从花田花市到花都,鲜花“绽放”出双百亿“浪漫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32:00    

新华社昆明3月31日电(记者庞明广、赵珮然)位于滇池东岸的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是著名的“亚洲花都”。2024年,斗南的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达115.74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出口至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花田、花市到花都,从对手交易、电子拍卖到鲜花电商崛起,从推着小车送花到冷链物流送达全球……斗南小镇用40余年时间,让鲜花“绽放”出交易量和交易额两个超百亿的“浪漫经济”。

一花引得万花开

40多年前,斗南村民以种粮、种菜为生。1983年,当地一位村民从广东引进剑兰种苗,在自家地里试种。没想到剑兰长势喜人、如约绽放。当这位村民试着把种出的剑兰去卖时,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销路极好。当年,他家的种花收益就达到3000元,是以前种菜收益的几十倍。

一花引得万花开。看到种花赚钱快,斗南人纷纷改种鲜花。到1990年,95%的农户把自家菜地改种鲜花,斗南从此成“花海”……

62岁的斗南第一代花农华明升回忆说,当年花农切下鲜花打捆后,就挑着扁担、箩筐沿街叫卖,“以路为市”是斗南花市的最初形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鲜花越来越成为装点生活、高频复购的消费品,斗南花卉产业也迎来蓬勃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斗南花卉市场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花卉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

从“斗南花街”到规范化市场,经过一步步升级、规范,斗南花卉市场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也成为我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1月22日,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场内游览选购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从种花到卖花拍花

跟随着斗南的脚步,花卉产业在云南遍地开花,斗南花农开始从种花向花卉包装、物流、批发等服务业转型。

1月22日,花商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002年12月20日,我国第一个以拍卖交易模式为主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斗南落成,斗南花卉交易进入公开透明竞价时代。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副总经理汪洋说,中心采用降价式拍卖方式,价格透明、到账及时。同时,中心制定的花卉标准化评估体系也促进了鲜花分级、采后处理等工序的规范化,使得花农更加重视精细管理和鲜花品质。

1月22日,台车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转运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走进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拍卖大厅,900多个交易席位座无虚席。玫瑰、百合、洋桔梗等40多个品类、1500多种鲜切花的价格在电子大屏上实时滚动。采购商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鲜花品种、等级、价格等情况快速抢拍。拍卖结束后,鲜花进入打包环节,连夜送往全国各大城市及海外地区。

2024年,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日均交易量达706万枝,平均每单成交仅需4秒,成交率达95.34%。

“浪漫产业”开新花

随着知名度提升,斗南的涉花文旅产业潜能也逐渐凸显。在斗南花市,随处可见头戴花环、手捧花束的年轻人来“淘花”。斗南通过举办鲜花音乐节、鲜花夜市等活动,开发鲜花冰箱贴、手工鲜花皂等文创产品,为游客营造了多元素融合的文旅体验。

1月22日,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场内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018年,斗南花市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去年,斗南花市游客接待量达762.34万人次,已成为游客来昆明必去的热门“打卡”地。

得益于直播电商的兴起,斗南的“鲜花电商”也迎来井喷发展。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由几位年轻人创办的直播电商“云舍花卉”,成为社交平台花卉销售的“顶流”,单日最高成交额逾1000万元。

1月22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昆明云舍花卉有限公司打理用于线上销售展示的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由于鲜花对时效和品质要求极高,快递公司专门在斗南建立了鲜花运输保障组,采取“航空+高铁+冷链”三位一体的运输模式,鲜花从花田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可在24小时内送达。

如今,斗南的7万余名常住居民中,有4.65万人从事花卉相关工作,花卉相关企业达3300多家,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1万个。斗南已完成了从花卉生产交易园区,到花卉综合服务园区的跨越。未来,斗南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越开越广。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2025-04-30 17:30:00 星湖科技:目前美国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每经AI快讯,星湖科技(600866)4月3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韩国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的变化,积极研究和制定应对措施。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8:36:00 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首映

4月29日,电影《昔归轶事》在昆明举行首映仪式。该片以昔归茶山为背景,由临沧本地茶农本色出演,以一封手写信、一杯昔归茶为主线,讲述了台湾青年远赴云南茶山,寻找以书信结缘的心灵知己的故事,反映了两岸青年深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共同愿望。影片由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临翔区委宣传部和昆明森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

2025-04-29 17:01:00 江苏“读城”|扫码启程,跟着地名一起行走!

地名是什么?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文明基因,是解读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是打开江苏城市发展画卷的根脉密钥。近日,江苏“读城”行动启动,省民政厅发布“读城行动•阅读地名”总体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以“寻迹地名密码•溯源何方家国”为主题,搭建全民参与平台,开展“地名+旅游消费”“地名+文化育人”“地名+产业发

2025-04-28 18:51:00 肃北:不负春光好时节 春耕生产正当时

春为一岁首,农为百事先。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肃北县的农户们抢抓农时,有序开展春耕生产。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人影忙碌,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党城湾镇城北村,农户梁永生承包的洋葱种植地里,地膜已铺设完成。挖坑、栽苗、填土……工人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将一棵棵洋葱苗移栽进薄膜内,田间地头呈现出

2025-04-27 08:13:00 新疆5A级景区门票全免?官方辟谣

近日,内容为“从4月起至6月30日新疆各大5A级景区门票统统免费”的信息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流传,引发网民关注。经向有关景区核实,均未实行类似优惠政策,此类信息涉嫌个别旅行社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2025-04-25 19:35:00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迎来健康膳食示范项目投产

4月25日,昆明经投集团数智化健康膳食产业链示范项目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正式落地投产。作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食品安全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成果,该项目历时12个月建设,总投资4958.25万元,集成区块链溯源、智能分拣系统及跨境冷链技术,实现了从食材种植到终端配送的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昆明经投酒店管理

2025-04-25 19:26:00 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今年41岁的曹丽琼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辞掉广州的工作返乡创业,探索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茶产业,带动当地十几个村寨1000多户茶农实现增收。曹丽琼说:“看到小小茶叶能帮助乡亲们增收,我很开心。”曹丽琼在三江县光辉村茶园查看茶叶生长情况(4月24日摄)。新华社

2025-04-22 15:55:00 提升AI治理能力,抖音一季度封禁涉水军、欺诈等黑产账号260万个

4月22日,抖音发布《2025第一季度黑产治理数据报告》。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抖音持续加强对黑色产业链的打击,随着AI能力在治理场景的深度利用,平台在黑产违规场景的巡检、预警、研判等环节的效率都获得了大幅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抖音封禁水军、欺诈和违规导流相关黑产账号260万个,并将涉嫌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