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昭通“职”通车开到家门口,让群众有钱赚顾好家获《中国组织人事报》点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34:00    

《中国组织人事报》4月10日第3版基层党建版“行走前沿”栏目刊发稿件,点赞昭通市“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工作,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图片
云南昭通“职”通车开到家门口——
让群众有钱赚顾好家
通讯员 钱旺 徐有定
《中国组织人事报》(4月10日第3版)

芳菲四月,暖阳晒照。走进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工人们正熟练有序地完成棉衣、防晒衣的制作。“我们公司去年7月入驻镇雄产业园区,刚开始有招工困难,在园区党工委的帮助下,招纳了300余名附近的村民。”助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贝国平说,入驻以来,公司发展前景很好,目前已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

作为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转移就业160万人、跨省务工130万人。2024年,昭通市开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省级试点工作,将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作为稳固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聚合力,基层党组织筑牢堡垒优服务,党员示范引领促增收,带动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让1.3万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高位推动
牵头抓总聚合力

“我们昭阳区通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盘活了7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14.83万平方米的经营性闲置资产,促进535人就近就业。”“巧家县通过融信服平台,发放创业贷款3734万元、扶持206人创业。”“鲁甸县新增就业帮扶车间10个,吸纳就业人员792人。”……在今年3月昭通市召开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各县(市、区)分享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

昭通市把“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市委书记向县(区)委书记交办,部署在11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市委、市政府强化帮扶政策执行和资金保障,成立由市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市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等7家部门为成员的市级工作专班,实时开展蹲点调研帮扶,在严格落实省级7项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结合实际联合行业部门梳理提出10项帮扶政策,从创业培训、就业帮扶、金融支持、创业奖补等方面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创新开展“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先锋行动,推动形成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骨干带头、职能部门服务、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和“家门口的产业园”,让更多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

组织护航
筑牢堡垒优服务

福韵鞋业公司在昭阳区乐居镇原来只有1道鞋包缝制的生产工序,用工在150人左右。2024年,该公司将在浙江省温州市的8道生产工序转移过来,新增就业岗位350个。“我们区直相关部门、乡镇、村共同成立临时党支部,对该企业存在困难一对一帮扶,盘活闲置厂棚建成务工车间,让企业快速完成生产工序转移。”乐居镇党委书记林吉春介绍。

昭通市实施市委引领统筹、县委书记挂帅招商、局长精准服务、乡镇书记领题推进、村支书一线护航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深入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双向摸排,对有意愿回乡创业的,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对接联系,拟入驻园区办厂的,由县委书记亲自招商洽谈。对招引进来的105家企业,盘活20.34万平方米闲置产房、45.09万平方米经营性帮扶资产,新增71个就业帮扶车间,由职能部门、乡镇、村(社区)组织形成61个临时党支部,实施一对一进驻帮扶,帮助企业解决水、电、路、库等问题,全覆盖深入园区、车间、企业上门送政策、解难题。乡镇、村(社区)组建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队”为车间厂房选址、扩容增量、证照办理、招工管理等开展帮办代办服务。

先锋带动
示范引领促增收

“现在村里有了制衣厂,我在家门口就找到心仪的工作,上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既能赚钱,还能顾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威信县新田制衣厂务工的崔燕说。过去,新田村常年有100余名青壮年劳动力在沿海服装厂务工,村庄“空心化”加剧。2025年初,新田村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投资30万元成立新田制衣厂,投入生产后已承接泉州、广州等地7家服装企业订单13批次1.6万件,带动41名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在外流动党员、“两新”党组织等力量,完善“线上直播+线下推介”招聘就业通道,充分释放就业资源,向外出务工人员和本地致富带头人宣传创业就业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建立“党员挂片联系”服务机制,抽调各单位骨干600余名党员,组建党员服务队,主动收集群众就业意向和企业用工需求,形成“就业意愿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精准为园区、企业、车间、群众匹配岗位。同时,将“党员入链助企”服务行动与“党员干部挂片联系”服务机制深度结合,通过党员“上门问诊”和“企业挂号、局长坐诊”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实实在在解决用工招聘、物流保障、审批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持续健康运行与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双向奔赴,让越来越多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日推荐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终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何淑倩格 编辑/马思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2025-04-29 16:03:00 热心群众捡拾挎包 万柏林派出所民警助力归还失主

萤火微光 汇炬柏林基层民警的工作日常无不是从小处细微处做起小事儿不小看群众的点滴小事儿都是蜀黍的心头大事儿“谢谢警察同志,这么快就帮我找回挎包,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4月26日,我局万柏林派出所接到辖区热心群众求助,其在西兴苑小区附近捡拾到一个挎包,寻求民警帮助其找到失主。“你别担心,我们现在就组织

2025-04-29 12:27:00 贵定昌明镇组织开展“昌明赶集学识 文明实践有礼”主题活动

“以下哪个行为是不文明的?”“乱扔垃圾、闯红灯……”“快点,我答完了,看看我对多少!”昌明农贸市场门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为进一步营造乡风文明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月27日,贵定县昌明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组织开展了“昌明赶集学识 文明实践有礼”主题活动,将乡风文明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让文

2025-04-29 11:55:00 四川打造家门口运动空间 2024年人均体育面积较2022年增长27%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世运会筹办情况。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表示,四川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空间,2024年人均体育面积较2022年增长27%。编导:刘艳霞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4-29 10:33:00 青岛莱西:开展版权宣传 共筑保护防线

鲁网4月29日讯近期,青岛莱西市通过部门联动、企业服务、公众教育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版权保护与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版权的意识。聚焦企业需求 强化版权保护源头治理“一个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它的作者就依法享有了著作权,也就是版权,要想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作品,那就需要进行作品登记,取得登

2025-04-25 19:26:00 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今年41岁的曹丽琼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辞掉广州的工作返乡创业,探索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茶产业,带动当地十几个村寨1000多户茶农实现增收。曹丽琼说:“看到小小茶叶能帮助乡亲们增收,我很开心。”曹丽琼在三江县光辉村茶园查看茶叶生长情况(4月24日摄)。新华社

2025-04-25 13:19:00 淄博警方布控!他取包裹时被抓

近日沂源县公安局反电诈中心研判出一条线索有群众疑似遭遇电信诈骗并有给电诈分子转钱的风险获知线索后民警立即开展核查工作通过研判和与相关银行工作人员核实该群众已经大额提款72000元反诈中心民警立即与该群众电话联系进行劝阻但该群众坚称系工程货款没有被骗看到这一情况反诈中心立即与张家坡派出所联系要求派出所

2025-04-25 11:18:00 集智谋良策 凝心启新程 商州区刘湾街道召开第一届议政代表会第四次会议

2025年4月23日上午,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商州区刘湾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刘湾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刘延龙主持会议,议政会领导小组成员、51名议政代表出席会议,不是代表的部分办(中心)主任、办属单位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上听取了刘湾街道办事处工作通报、街道人大工委工作通报、审查了街道202

2025-04-22 15:23:00 漯河示范区开展“理响示范”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

4月3日上午,漯河市示范区“理响示范”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走进全国文明村镇黑龙潭镇黄赵村豫剧团春会现场,宣讲团围绕移风易俗倡议书及202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宣讲员通过举实例、讲危害、摆道理、送新风的形式,用具体的身边事,可感可亲的身边榜样、可学可做的典型事迹,让群众在“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