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的夜晚,兴义市马岭河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在人声与灯火中缓缓苏醒,犹如一首悄然点亮的诗,在“五一”假期的夜色里悠然舒展。

“这盆绣球花开得太好了,老板,怎么卖呀?”一位游客在花摊前驻足,语气里藏不住的惊喜。灯光映照下的花摊,仿佛一片静静盛放的花海,花香随着晚风穿过人群,柔和又迷人。摊主一边理着花枝,一边笑着吆喝:“我的花,价格实在,看得顺眼就是缘分!”小女孩拉着妈妈认真挑选一盆软萌的多肉,情侣在月季前踌躇许久,扫码声、笑声、快门声此起彼伏,每一盆被捧走的绿植,仿佛都带走了一点夜晚的温柔,也点亮了一段旅程的记忆。

这时,一段慵懒的萨克斯旋律从不远处缓缓飘来,伴着微风与夜色,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在为整条街区轻轻哼唱。吹奏者是一位年轻人,站在灯光下,身影被拉长,倒映在石板路上,仿佛一段被音乐拉出的低音线。他闭着眼,嘴角含笑,音符不是吹出来的,更像是从心底慢慢流淌而出,带着一点深情,一点自由,还有一丝让人想停下来的温柔。

人群渐渐围拢。有游客随着旋律轻轻点头,有孩子拉着父母蹲坐在旁边,有人倚靠在摊位边悄声交谈,还有人举起手机,试图把这不经意的浪漫一一保存。灯火在河畔荡漾,这里此刻如同一幅活着的画卷,正在被每个经过的人轻轻翻页。

这条临河的夜间文化旅游集聚区,今夜是流动的灯海,人潮如织。有人一边拍照一边直播,称这是“兴义的夜巴黎”;有人咬着烤串、喝着冰饮,边走边感叹“这里有烟火气,是生活的味道”。沿街的几十家摊位,从手工艺品到地方小吃,阵阵香味引得游客脚步放慢,钱包也随之鼓动。

来自云南的游客陈玉花第一次来兴义,坐在马岭河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草坪上,与朋友一起喝啤酒、吹晚风。“我原以为假期会很累,结果在这里,突然就放松了。”她笑着说,脸颊泛着微醺的红,眼中闪烁着灯光的倒影。朋友举杯回应,碰杯的声音在萨克斯的背景下清脆响起。

人群在不远处流动,热闹又不喧嚣,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以柔和的方式迎接着他们。陈玉花说:“这里,不只是拍照好看。”她低头翻出手机,已经拍下了几十张照片,“回去我要好好给同事炫耀一下,让他们也来。”
这一晚,她记住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名字,更是那段在音乐与晚风中悄然点亮的生活片段。
“五一”假期,夜经济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随着旅游和消费活动的不断升温,兴义市马岭河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并为本地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雯 杨瑶
编辑 宋 洁
二审 张 恒
三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