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新增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0:12:00    

当地时间2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罗马宣布,新认定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3项。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新增的3项来自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分别是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将于今年10月被粮农组织授予遗产项目证书。

据粮农组织介绍,中国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鱼蚌共生”复合养殖系统,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生态平衡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当地的白茶种植以“绿雪芽”母株和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实现茶园与森林和农作物的有机共生,为构建生态与粮食体系韧性作出积极贡献。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该系统融合果树栽培、种植业和养殖业于一体,兼具抗旱和防涝能力,能够维持农业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计。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高级项目专家普佐表示,入选的遗产项目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高级项目专家 普佐:入选项目都非常特别,因为它们要符合五项标准。首先,要具备全球重要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有所贡献;其次,它们要对粮食安全和生计安全有所贡献;第三,它们应该是可持续的农业系统,要对生物多样性有所贡献,还要具备传统智慧;第四是文化和社会组织方面的价值。最后是特色的农业景观价值。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2025-05-22 15:13:00 我国钻井技术获“数智”突破 “硬核”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推动我国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可为地下近万米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智能工程技术。系统通过井下传感器网络与地面

2025-05-22 10:12:00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新增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当地时间2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罗马宣布,新认定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3项。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新增的3项来自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分别是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

2025-05-21 00:03:00 机构看多新一轮“AI牛”,科技龙头盈利中枢上移

近期,AI科技成长方向的题材持续火热,相关板块领涨市场。目前,公募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AI硬科技公司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分析认为,四月份回落的资本市场,给了很多核心行业的优质公司很好的投资机会。管理人仍然看好这轮AI周期在国内公司上的演进和变现,下半年围绕着大模型的迭代和变现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可以

2025-05-15 10:11:00 “土疙瘩”变“金元宝”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5月14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协办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广州增城举行。滩涂变成鱼苗“海上银行”,荒地上建起千亩辣椒基地……来自全省各地的“新农人”宣讲员们,结合奋战在“百千万工程”一线的

2025-05-14 09:39:00 农业农村部 水利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气象局 强化汛期农业防灾减灾 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来源:中国气象局】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制定《2025年汛期科学防灾减灾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指导各地有效应对汛期灾害性天气,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夯实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预案》明确五项重点任务。一是防洪涝降渍害。有效调控江河洪水,全面排查

2025-05-12 11:34:00 全国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专家领导赴南京育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5月9日,阳光明媚,轻柔的微风为南京育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抹清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意义深远的考察指导活动正在进行。全国绿色基地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主任田跃平、专家组成副主任及成员沈慧、农业农村部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委、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土壞肥料首席专家殷教授、南化集团

2025-05-09 10:34:00 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别让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一边误导群众一边

2025-05-07 16:59:00 警惕“云养经济”套上“假面具”

【来源:陕西日报】一部手机简单操作,消费者就能打破时间、地域限制,远程察看自己认养的动物和植物。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科技与农业碰撞交融,“云养殖”“云种植”等各种“云养经济”不断兴起,“我在村里有块地”成了一种时尚。“云养经济”是一种依托线上平台将农业生产与消费者紧密连接的新型农业商业模式,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