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光正好去踏青|赏花经济全面爆发,融合业态带动消费增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3:37:00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仲春时节,踏青赏花正当时,全国春季赏花游进入旺季。今年,哪儿的花开得好?哪儿的赏花方式与众不同?经济之声特别报道《春光正好 去踏青》,2日推出:赏花经济全面爆发,融合业态带动消费增长。

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樱桃花曾让古人赞叹不已,而它的近亲樱花则在现代有很高的人气。眼下,贵州贵安新区樱花园内近70万株樱花正在盛放,连片的粉白花海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游客穿行其间拍照打卡,构成一幅人在画中游的动人景象。根据园区统计,自3月21日樱花进入盛花期以来,园区已经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说到樱花,我国有北京玉渊潭、武汉大学、昆明圆通山等传统赏樱胜地,而近年来,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也都在打造樱花园、樱花一条街等,并且已经初具规模。以樱花为媒,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赏花经济模式。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除了樱花,杏花、桃花、梨花也都是专属春天的颜色。西藏林芝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桃花季,巴宜区嘎拉村的桃花源景区里,桃花灼灼,春意盎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桃树虽然常见,但实际上它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不耐旱也不耐涝,有时候一场大雨就能让整片桃园全军覆没。正因如此,树龄较大的桃树很少见,而嘎拉村的野生桃树最老的已经生长了700多年。古老的桃树、漫山遍野的桃花,是大自然的恩赐,也带给当地丰厚的经济回报。去年全村门票收入336万元,每家每户都拿到了分红。

一名村民表示:“野生桃树变成我们的一个收入来源,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我们嘎拉景区看美丽的景色。”

这个春天,赏花经济正在全国全面爆发。河南洛阳的牡丹、安徽砀山的梨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伴随着花香鸟鸣,人们共赴浪漫之约。某旅行社华北区域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大地说,赏花游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

赵大地表示:“赏花游比往年上涨了30%-40%的客户预定量。有两个年龄阶段,一个年龄段是20-35岁,他们会以小包团以及半自助的形式参与赏花团;另一个人群是集中在50岁以上的退休人群,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这些一站式打包的旅游行程。”

与以往的餐饮住宿、打卡拍照卖门票不同,今年赏花经济业态有不少融合创新。同样是赏桃花,在四川北川永昌镇,游客还可以品尝特色桃花蒸笼宴,把桃花从视觉享受延伸到舌尖。

一名游客说:“我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有创意的桃花宴,虽然都是一些家常菜,但是嵌入了淡淡的桃花香味,这个味道真的是很巴适。 ”

在北京万寿寺,素净的玉兰花在红墙古建映衬下韵味十足,赏花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以寺内玉兰为原型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10款玉兰花系列文创上架两天,销售额就突破了20万元。花、古建,还有景区内的小猫都成为文创设计的灵感源泉。经常有游客拿着喜欢的文创去寻找对应的风景。

北京艺术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徐衍伟说:“小猫糖糖也是我们的馆宠,非常可爱,也特别喜欢与人互动。在文创产品上面还有玉兰花的花瓣。我们利用玉兰花研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更好地把博物馆文化和美好的春天带回家。”

在江西峡江县,紫云英集中盛开,为春日乡村增添了靓丽风景。今年,当地推广了以花养地的绿色施肥模式,把紫云英植株作为绿色肥料翻压还田,可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改善耕地的质量。峡江县罗田镇农艺师陈洋说,这样一来,赏花育肥两相宜。

陈洋进一步说:“紫云英是很好的田间绿肥,能起到固氮作用。种植户在晚稻收割之前种上一季紫云英,既能改善土壤土质,又能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

专家表示,赏花经济不仅是文旅消费的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随着融合业态、多元场景的不断涌现,赏花经济将持续释放潜力,激活中国的“美丽经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2025-05-01 11:28:00 套餐10元起!多地政府食堂五一假期开放,菜单看馋了

五一假期来临,不少网友惊喜发现,对外开放的政府机关食堂又变多了!据重庆广电消息,5月1日至5月5日期间,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面向社会开放,小碗菜价格从3元至18元不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介绍,本次开放以“惠民价格、地道风味、安全品质”为宗旨,特别推出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如猪油泡粑、羊肉汤、荣

2025-04-30 11:20:00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加速跑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连

2025-04-29 22:22:00 甘肃兰州:在千年简牍中探寻丝路历史

4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兰州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在简牍中感受千年前的烟火气。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目前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其馆藏近4万枚汉、魏晋时期的简牍,记载内容涵盖当时政治经济、丝路贸易、诏书律令、仁孝之义、情谊往来等,如同一部记录汉代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图为游客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内参观

2025-04-29 17:34:00 “县”在进行时④丨张北新能源“链”出无限精彩

张北,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称,凭借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以光伏、风电项目产出绿电,点亮北京万家灯火。如今,张北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160万千瓦,位居河北第一、全国前列。在产业发展上,张北拥有运达风机、安塔塔筒、艾郎叶片等成熟的风电装备制造链条,随着海泰单晶硅光伏生产基地、科盛逆变器及储

2025-04-29 11:45:00 致敬作曲家金巍艺术成就,京晋两地多支合唱团唱响“我们的歌”

今年恰逢北京合唱协会与山西省合唱协会成立20周年,近日,京晋两地的多支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上演2025“我们的歌”——金巍流行合唱作品音乐会。金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编创的合唱作品深受广大专业合唱团、业余合唱团的喜爱,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流行歌曲,无论是民歌还是戏曲,他都能改编成适合合唱舞台的作品。

2025-04-29 11:31:00 《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来一场虚实共舞的“国风元宇宙”冒险

踏入隋唐洛阳城九洲池景区内的《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仿佛推开一扇时空之门——身着唐装的NPC含笑相迎,牡丹楼灯火摇曳,远处天堂大佛的幻影若隐若现。下一秒,VR设备启动,游客化身“不良府”密探,策马穿过神都夜市,耳畔风声呼啸,竹筏在激流颠簸时水雾扑面,悬崖熔岩的热浪灼得人屏息……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场

2025-04-29 06:47:00 “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

一场视听技术的迭代演进、一次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面跃迁、一轮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浪潮——“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胡晨冉4月25日,为期3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闭幕。本届展览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4-29 01:43:00 多只中概股上涨!

北京时间4月28日晚,美股开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8%,纳指涨0.05%,标普500指数涨0.12%。特斯拉、英伟达、苹果等个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冲高。迅雷涨约18%领涨,蔚来、世纪互联、老虎证券、理想汽车涨幅居前。商品方面,现货黄金继续下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跌破65美元/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