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帮发短信就能挣钱?北京多名中小学生被诱骗成为电诈“帮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4:35:00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北京市部分学校家长收到通知,诈骗分子以日结150元等优厚条件为诱饵,诱使多名中小学生发送诈骗手机短信,助力诈骗引流。目前,此类案件已涉及各学段学生,年龄最小11岁,最大17岁。日前,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发布5起警示案例,提醒学生及家长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暑期来临,学生上网时间增多,更易成为诈骗分子目标,面对层出不穷的骗术,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加强防范,远离电诈陷阱?

北京的张先生孩子正在上初中,6月底孩子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人说可以做任务赚钱就接了任务,没想最后钱没拿到,手机号也被封了。

孩子告诉记者:“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人在评论区说,可以通过给他私信做任务,可以转账200元,后来他就关注我,说我需不需要那个钱,帮他们公司做推销活动,发在短信里面就可以给我转账。然后发了我几张转账的照片,我就同意了。他给我发了一大串的号码,还有推销的文字,让我依次把它们发到短信里面,后来我发现是群发,他让我全程录屏,把这个视频发给他,他就再也没有给我发过消息了。还让我把手机尾号发给他,当天下午手机短信传来消息说我的手机号码疑似有诈骗的(行为),已被封了。”

张先生孩子发出的信息(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张先生说,孩子给对方传完相关资料后,对方就不再回复了,好在没有造成其他不好的后果。现在发愁的是,孩子的手机号被封了,也找不到申诉解禁的办法。“因为涉诈被封,问了一下经过以后,我就跟反诈中心联系了,它是一个AI值班的电话,我就按照提供的程序和要求,上传了一些资料,十几天也没有任何反馈。我去核实进度,或者是去了解后续应该怎么办,全都没有。孩子很多的信息都绑定在手机号上,同时还有我给他的零花钱,他坐车或者买东西都用不了,造成生活中很多麻烦。”他说。

据了解,诈骗分子多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打着“轻松赚钱”的幌子,诱导学生参与。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发布的5起案例中,有的学生发送诈骗短信,有的拉人进诈骗群,还有的出租微信号或提供通话帮助,均受到相应处罚,部分情节严重者甚至面临刑事指控。

此前,浙江台州市反诈中心也汇总发布了类似的预警。台州市反诈中心民警周宇峰介绍,学生群体因法律意识薄弱被诱骗参与违法犯罪的情况有所上升,出租社交账号卷入诈骗也是比较常见的骗局之一,严重的会被行政拘留和罚款,个人征信记录也将同步标注违法信息。

周宇峰表示:“17岁学生曲某在朋友圈看到租用微信号每日租金50元的广告,为了赚取零花钱,对方要求个人账户、支付账号全部交出,并解绑了手机、删除了好友,三天后,其账号被用于冒充海外代购实施诈骗,导致两名受害人支付了清关费数万元。警方调查发现,曲某的微信在租借期间发送了诈骗信息200余条,涉案赃款均通过微信支付流转,曲某声称只是想赚点钱,不知道对方的用途,但因为主动配合解绑操作,多次忽略微信安全风险提示,被认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高发的骗局是架设语音通话中转设备。

“16岁学生王某通过短视频看到通话一小时赚200元的信息,对方以测试通讯信号为由,要求其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是通过QQ保持通话,另外一部是拨打指定号码,用话筒对贴的方式建立通话中转通道,王某自认为只是帮助传话而已,连续三天架设设备12小时,非法获利2400多元。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冒充客服诈骗案时,发现诈骗电话均通过王某架设的中转设备拨出,导致数人被骗。”周宇峰说。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虞浔向记者表示,实践中,诈骗分子诱骗未成年人的手段极为多样且具有隐蔽性。

虞浔介绍,常见套路包括以“兼职赚钱”为诱饵,诱导未成年人发送诈骗短信、拉人进群、出租社交账号,这些手段往往披着“低投入高回报”的外衣,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诱使其成为犯罪“帮凶”。此外,诈骗分子还会通过游戏软件、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未成年人活跃的互联网渠道渗透,手段不断翻新,极具迷惑性。

为何诈骗分子频频向未成年人下手?虞浔认为,未成年人易被诈骗分子盯上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对行为后果缺乏认知,错误地认为仅出借账号或发送短信就不构成犯罪,容易轻信诈骗分子;二是经济诱惑,未成年人经济实力不足,同时三观尚未成熟,小额利益即可诱使其参与;三是防范能力弱易被控制,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弱,易被犯罪分子加以利用。此外,未成年人因年龄可能免于刑罚处罚,易被犯罪团伙视为“工具人”以规避打击。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雪梅律师进一步解释,近期,多名中小学生帮发短信被诱骗成为电诈的帮凶,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是危言耸听,但是从这几年的司法实践当中可以看到,未成年人涉网络犯罪的类型越来越多。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向未成年人下手,犯罪成本更低,风险更小,而成功率更大。

为诈骗分子提供帮助的未成年人会受到何种处罚?张雪梅表示,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的行为,均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轻则面临拘留的处罚,重则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刑法规定,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虽然最高法定刑为三年,未成年人涉嫌该罪,还有可能被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但是帮信罪的危害性大,涉及面广,尤其帮信罪的上游诈骗犯罪,往往存在着隐蔽性强,或者跨境、数额巨大等特点,危害严重。因此刑法同时规定,实施帮信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张雪梅说。

针对暑期学生兼职诈骗高发态势,虞浔提醒:所有“低成本、高收益”兼职都可能暗藏犯罪风险。未成年人要牢记三点:一是拒绝“轻松赚钱”诱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发送短信、拉群、租号的行为均属违法;二是要善于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账号、密码、验证码;三是遇可疑情况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不轻信、不透露、不参与、不转账,保存证据报警,并向警方求助。同时要牢记:“凡需转账,必是诈骗;凡索隐私,必为陷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2025-07-13 14:35:00 帮发短信就能挣钱?北京多名中小学生被诱骗成为电诈“帮凶”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北京市部分学校家长收到通知,诈骗分子以日结150元等优厚条件为诱饵,诱使多名中小学生发送诈骗手机短信,助力诈骗引流。目前,此类案件已涉及各学段学生,年龄最小11岁,最大17岁。日前,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

2025-07-13 11:24:00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暑期安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欧阳红 赵大清)为切实保障学生暑期安全,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效果,近日,襄阳市襄城区杨威中学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开展“防溺水安全家访”专项活动,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家访过程中,老师们聚焦暑期关键风险点开展精准宣教:反复强

2025-07-12 16:48:00 坪山“小小科学家”研学营:魔法实验大派对,科学反诈一起嗨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2日讯(记者 程熙 实习生 杨逸坤)7月10日,坪山区“小小科学家”研学营的第二期活动“魔法现形记”在汤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30余位青少年在老师带领下一起实验互动,玩转科学。活动中,在老师引导下青少年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展示:字神奇地“浮现”到纸上的“无字天书”,折叠

2025-07-12 16:47:00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秀“金+红”新发色,解禁一周涨粉超400万

7月12日,鹿晗发布三张自拍照,并配文称“夏天”,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鹿晗在账号恢复正常后首次晒照。目前,鹿晗账号解禁一周,各平台涨粉超400万。三张照片中,鹿晗展示了自己的演唱会妆容,以及新发色“金色+红色”。在评论区,鹿晗回复网友称:“17-3。”据透露,鹿晗在7月11日晚的演唱会上答应歌迷会发1

2025-07-12 11:28:00 初三男生频繁尿床,每晚尿不湿都湿透!原因让人唏嘘

【来源:红星新闻】7月9日晚,“父母离婚后初三男生频繁尿床”的新闻,冲上热搜。近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的诊室里,来了一对母子。男生低头不语,母亲满脸愁容。门诊医生江小英询问后,母亲透露了缘由。小艾(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晚上睡觉隔三差五就尿床,所以必

2025-07-11 17:47:00 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挂牌

为助力企业安全有序“走出去”,7月11日,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挂牌,围绕政策沟通、资金融通、人才相通等领域,提供权威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线上服务从便捷度、易用性考虑,选择了轻量化的小程序形式。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北京直通车”,即可一键直达,获取更多信息服务。线下服务目前设

2025-07-09 17:30:00 守护“用网”安全

7月8日,安徽省含山县司法局组织司法干警走进含山县创梦空间“爱心课堂”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活动,为留守娃们带来实用的知识课。课堂上,司法干警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结合案例讲解网络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与风险隐患。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留守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自护能力,筑牢网

2025-07-08 15:35:00 山东省道德模范刘真标:创办快乐成长营,给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7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东省道德模范系列记者见面会,邀请3位道德模范代表讲述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我始终坚信,农村困境儿童更需要倍加呵护,未来我还会尽己所能地把爱和温暖带给他们。”见面会上,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枣庄滕州市龙阳镇学区党委书记、主任刘真标分享了他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