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已超720万人围观,“甲亢哥”6小时速刷深圳有何看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6:23:00    

当Shenzhen Speed

遇上@IShowSpeed

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答案是一起为“Speed”高呼

“We are in Shenzhen

We feel the need for Speed!”



4月5日下午,美国千万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 着一身中国传统服饰,现身深圳,与深圳市民亲切互动,掀起一场街头狂欢。


“甲亢哥”在YouTube坐拥3800多万订阅者,因其直播时表情极度丰富,时常出现嘶吼、大叫、魔性舞蹈等夸张表达,广大网友称之为“甲亢哥”。


上海、北京、河南嵩山、成都、重庆、香港,3月24日以来,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以每日近6个小时的“无剧本”直播,展现真实的中国旅程,让不少外国网友对中国的街景、文化、饮食和科技发展大为震惊。



数据显示,“甲亢哥”深圳行的直播,截至6日上午,已吸引了全球超720万人观看


短短6个小时的直播里,“甲亢哥”乘坐比亚迪仰望U8体验水下行驶、下单三部华为“三折叠”手机、与众擎机器人斗舞、体验无人机送外卖、独自试驾亿航eVTOL、观看无人机表演……上天入海,让他连连惊叹“Oh My God!”“Amazing!”“这非常深圳!”



其中,eVTOL备受“甲亢哥”青睐,他特地将这次试驾过程单独上传至个人视频切片账号,其粉丝纷纷评论“我们即将拥有‘飞行汽车’”“这解释了大疆为什么在深圳”“太酷了”。



从直播透露的行程来看,“甲亢哥”深圳行最大的特色是“整科技活儿”。


从智能驾驶到机器人再到无人机,这些让外国网友惊呼的深圳特色,实际上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文明底色,渗透到深圳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镜头内,“甲亢哥”作为外国游客真切地体验了一把深圳人的生活。对深圳人而言,在公园游玩时使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又快捷,乘坐直升机、eVTOL实现大湾区城市内快速通勤已不足为奇,节假日观看无人机表演更是家常便饭。



镜头外,“甲亢哥”的海外粉丝也对这座创新之城有了新的认识。不少粉丝留言表示“难以置信的是,深圳50年前只是一个普通小镇,现在已经成为领先世界的科技之城”“中国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中国科技已进入next level”“想去深圳旅游……”


这场直播已然成为深圳展示城市魅力、外界观察中国科技发展、了解深圳科技创新的一扇窗口。



近年来,深圳加速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机器人为例,深圳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4.5万家,具有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跑步、前空翻、做家务,这个春天,深圳机器人技能加速迭代,屡次出圈。


凭借产业优势,深圳在“科技+文旅”领域尽显潜力与活力,正全力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文旅”新高地。


除科技力量外,还有不少外国网友透过直播镜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城市面貌、人文景观,“Real China”在外网再次引发热议。


笔者注意到,网友发出的视频里,“甲亢哥”与深圳小学生交流遛狗、和粉丝分享自己用无人机点的外卖、与C罗球迷合影留念、学习粤语……每一次互动,都流露出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友好情谊。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网红“肖老六”送给“甲亢哥”具有深圳特色的中学校服,并告诉他,“当穿上这件校服,别人就知道你来过深圳”。在之后的直播中,“甲亢哥”还和工作人员反复确认,请他保管好自己的校服。



还有深圳市民全程为“甲亢哥”翻译,热心地向他科普无人机表演“龙”的内涵。当谈到深圳行感受时,“甲亢哥”收起夸张的表情,向市民反向安利深圳,他“走心”地说:“不可思议!太棒太棒了,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很高兴看到深圳这样一个高科技城市。”


“甲亢哥”在深圳“走心”了。这是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对这场直播的共同感受。面对深圳的“科技整活”,“甲亢哥”被惊到忘记“整活”,深圳市民给予他最大的热情与善意,但看到他把头伸出车窗时,深圳交警也不客气地提醒他注意安全,这是深圳以对自家人的态度招待“甲亢哥”,给予他更走心的城市礼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曾表示,海外博主们通过一镜到底的直播,全景展现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再次掀起了全网的中国热。这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是剪不断、隔不开的。


“甲亢哥”通过接地气的网络社交表达方式,拉近了与中国网友的距离,深圳市民热情地与“甲亢哥”分享深圳的美食文化、科技文化,这场直播是中美两国民众之间双向奔赴的具象化表达。


来中国之前,“甲亢哥”曾走遍25个国家,他经历过诈骗、抢劫、袭击,可谓状况不断,有外国网友认为“甲亢哥”在中国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


但实时直播镜头下,网友们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的是,他们看到了热情好客的中国民众、了解了富有哲理的武学文化,感受到了更立体、更真实的中国。


一场场无滤镜直播,打破了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名化宣传,破除了部分西方民众对中国封闭落后的刻板印象。


从以“甲亢哥”为代表的外国网红中国行,到外国网友涌入小红书“对账”,都足以说明,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他者说中国”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外媒主导下“西强我弱”已出现裂痕,越来越多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自来水”,成为文化鸿沟的弥合剂。


主笔 / 李婷

排版 / 李婷

审校 / 靳阳懿 庞诗凡

相关文章

2025-07-28 10:16:00 上海发布量子城市五大核心成果,以空间智能重构超大城市治理模式

为期两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创新建设专题论坛7月27日在沪落下帷幕。这场由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盛会,不仅展现了上海在“人工智能+城市治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更一次性发布5项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创新建设核心成果,为超大城市空间智能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

2025-07-28 07:05:00 从鲁迅张爱玲到大湾区文学,许子东解锁现当代文学的“流量密码”

文学教授许子东和他最新个人文集中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7月1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第35届香港书展上,李欧梵与许子东两位知名学者,展开了一场题为“从鲁迅到张爱玲”的对谈,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许子东的粉丝。鲁迅和张爱玲如何能够穿越百年时光的长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焕

2025-07-27 17:42:00 欧洲头条|大众承压 美加关税拖累“德国制造”

利润骤降近四成、重组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承压——这是大众集团刚刚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所揭示的现实。乍看是一份企业半年报,实则是一块“德国制造”在全球政治经济裂变中的试金石。大众的阵痛,不只是个体车企的挑战,而是整个德国工业在制度压力、地缘摩擦与技术转型三重夹击下的缩影。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回顾

2025-07-27 09:07:00 上海新一刻,城市因你更美好 ——2025上海城市形象片焕新发布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2025年新版城市形象片《上海新一刻》(SHANGHAI NEW MOMENTS)。黄浦江畔潮起潮落,苏州河边光影流转,上海的每一刻都在生长着新的惊喜,书写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鲜活篇章,而每一个你,都是这篇章里最动人的音符。创

2025-07-26 21:03:00 好评中国丨数字丝路:让技术跨越国界,用合作书写未来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据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运输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来自全

2025-07-26 12:03:00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欧合作成果丰硕50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

2025-07-26 11:04:00 行进中国丨黄河崖壁种树记

晨光熹微,延安市宜川县“悬崖造林队”队长王永红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林。背包里,几张夹菜的烙饼和一瓶清水,便是他当日的午餐。每隔一段时间,王永红与队员们就要巡查新栽的林地:树苗是否缺水,叶片是否泛黄枯萎,枝干是否被野羊啃食……天未亮出发,日暮时归家,一天徒步下来,要巡查200余亩林地。“眼下是林木养护期

2025-07-26 08:57:00 俄乌冲突最新战况消息通报(7月26日)

当地时间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一周战况信息称,过去一周,俄军控制了5个定居点,并对乌克兰军工企业、乌军军用机场基础设施、乌军无人机组装和储存设施等军事目标发动了10次联合打击。俄军黑海舰队摧毁了4艘乌军无人艇。俄军防空系统则拦截并摧毁了乌军27枚航空炸弹、7枚火箭弹、4枚“海王星”导弹和2049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