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为能吃,其实可能“有毒”的7种食物!提醒爸妈一定要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0:03:00    

日常生活中,已经发霉的面包、发芽的土豆甚至长毛的水果……为了不浪费,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继续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变质,很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再节俭也不能吃!

今天,我们整理了 7 种看似没坏但有很多安全隐患的食物,大家生活中多注意,最好别吃!建议转发给爸妈。

1.有哈喇味儿甚至发苦的坚果

不少人家里都有坚果,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会囤很多。但坚果热量高,每次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剩下。

坚果如果储存不当,轻则容易氧化产生哈喇味儿,不仅影响口感和营养,氧化分解的产物刺激胃肠道而引起胃肠炎;重则容易受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一类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且耐高温,280℃ 以下很难被破坏。

如果是苦杏仁,毒就更加“立竿见影”。苦杏仁中的氢苷会在体内分解产生氢氰酸,吃上 20~60 粒就会中毒。

预防建议:不要吃有苦味的坚果,坚果如果吃出了哈喇味儿、苦味,需立即丢弃,并漱口。花生、瓜子、核桃等霉变风险较高,建议购买小包装并密封,放置在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

2.泡时间长的木耳

总有人认为木耳泡久了,肉质更厚实好吃。但其实,如果泡得太久,很容易出现米酵菌酸中毒。

这是因为,米酵菌酸是由椰毒伯克氏菌产生的耐热毒素,这种菌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繁殖,产毒最佳温度是 26℃,所以夏季是中毒高发季。由于无臭、无味,所以即使被污染了也看不出来。米酵菌酸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不存在安全剂量,摄入 1 毫克就可能致命,致死率在 40% 以上。

在以往发生中毒的案例中,泡发时间大多超过 1 天,如果控制在几个小时内,一般不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根据比较试验,散装木耳更容易携带产生毒素的椰毒伯克氏菌。在 25℃ 以上的环境中泡发,米酵菌酸产生的速度快。

图源:宁海县市场监督公众号

预防建议:选择正规的包装木耳,在泡发前清洗干净。泡发时间控制在 4 小时内,温度尽量在 25℃ 以内(最好冷藏泡发)。在泡发过程中可以换 1~2 次水,如发现发黏或有异味及时扔掉。如果需要过夜,尽快放到冰箱中密封并冷藏,第二天尽早食用。

3.发芽的土豆

土豆能存放,不少人经常一买一大兜。但是放久了,发芽了,又舍不得扔,觉得挖掉芽吃没什么。

但实际上,发芽的土豆里含有龙葵素。龙葵素是一种天然毒素,正常情况下,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很低,含量一般为 5mg/100g~10mg/100g,但一旦土豆发芽、变绿,龙葵素含量就会急剧上升。在芽眼四周和变绿部位,含量极高,每 100g 可达 500mg,因此食用是非常危险的。

人一旦误食,轻则可能出现咽喉灼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重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如果一次吃进 50g 已变青发芽的马铃薯(约含 200mg 龙葵素)就可发生龙葵素中毒。

预防建议:在购买土豆时,尽量挑选表皮光滑、颜色正常的。储存土豆时,最好将其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超过 10℃),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以延缓土豆发芽的速度。土豆发芽或者表皮变绿,最好就别再吃了。除了发芽的土豆,没成熟的青番茄也含有龙葵素,也不建议食用。

4.发苦的瓜果

瓜果发苦时,很多人可能会以“苦味败火”不舍得扔。

但是这些本身不苦的葫芦科瓜类(瓠瓜、丝瓜、西葫芦、黄瓜等)变苦,是因为产生了苦味的葫芦素。葫芦素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强的毒素,即使高温烹饪也难以分解,这种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让人头晕、呕吐、腹痛,甚至器官衰竭。湖南等多个省市的疾控中心,均在各家的官方网站上提醒民众,要注意苦味瓜导致中毒。

预防建议:挑选瓜果时,要观察表皮是否有异常斑点或腐烂痕迹,选择表皮完整无磕碰的。一旦发现不该苦的瓜果发苦,务必果断丢弃,不要抱侥幸心理。

5.部分腐烂、发霉的蔬果

腐烂的蔬菜和水果,有人觉得去掉烂的部分就没事儿了。其实即使去除腐烂部位,健康部分也可能已被细菌和霉菌污染,产生亚硝酸盐、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比如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樟素,即使是食用了少量,也可能会引起肝细胞中毒和变性,损害肝脏功能。

除了毒素外,腐烂的蔬菜更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有实验发现,发霉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未发霉时的 2 倍。长期吃这种菜,亚硝酸盐会影响血液的氧气运输,出现皮肤、嘴巴变蓝,出现贫血等问题。

图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预防建议:蔬菜应现买现吃,避免长时间存放。一旦发现蔬菜部分腐烂,最好就整个丢掉,不要抱侥幸心理食用剩余部分。

6.红心的甘蔗

红心甘蔗不是含糖高,而是发生霉变的表现。

每年的 2~4 月,天气逐渐回暖,甘蔗容易被节菱孢霉菌污染,会产生 3-硝基丙酸,出现“红心”。

3-硝基丙酸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中毒潜伏期短,一般数分钟到数小时,初期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痛等,随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目前,3-硝基丙酸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治疗。

预防建议:购买甘蔗时,注意观察切面颜色,如果发现红心或有酒糟味等异常,咱就不要买了。如果买了整根回家啃,发现异常及时扔掉,其他无红心的部位最好也不要吃了,因为毒素可能渗透到其他部位。

7.死掉的螃蟹

螃蟹虽鲜美,但死了的螃蟹咱就别吃了,风险大于收益。

螃蟹尤其是河蟹,属于杂食性动物,除了活物,也会吃一些腐烂的食物,携带大量细菌。一旦死亡,其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体中的蛋白质,产生大量组胺等生物胺类物质。

组胺具有较强毒性,即使烹饪后也无法完全消除。有实验发现,这些胺类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在 20℃ 温度下 3 小时和 12 小时,组胺含量分别为 6.3mg/100g 和 7.4mg/100g。[16]而 8mg 组胺就会让人轻微中毒,100mg 就会出现严重中毒。

食用死蟹可能导致过敏性中毒,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预防建议:购买螃蟹时,挑选鲜活的,不要因为死蟹便宜而购买。烹饪前如果发现螃蟹已死了几小时了,咱就别吃了,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上面这些看似没坏实则有健康隐患的食物,你吃过吗?赶紧停止吧,快把这篇文章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2025-05-20 10:03:00 以为能吃,其实可能“有毒”的7种食物!提醒爸妈一定要扔

日常生活中,已经发霉的面包、发芽的土豆甚至长毛的水果……为了不浪费,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继续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变质,很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再节俭也不能吃!今天,我们整理了 7 种看似没坏但有很多安全隐患的食物,大家生活中多注意,最好别吃!建议转发给爸妈。1.有哈喇味儿甚至发苦的坚果不少人家里都

2025-05-19 14:55:00 有医说医|前列腺癌登上热搜,专家建议——

5月19日前列腺癌登上热搜。前列腺癌如何筛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中心主任牛亦农: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从60岁开始发病率逐步上升。一般情况下建议男性从50岁开始,做前列腺癌的筛查,最简单的方式是PSA检测。有家族遗传背景建议从40-45岁开始筛查。策划:贾晓宏撰稿/资源提供:柴嵘摄制

2025-05-08 17:06:00 平舆县黄寨村:春土豆变身“小金豆” 产业链升级铺就致富路

全媒体记者 朱剑锋 通讯员 刘舒鹏 杨亚龙立夏时节,平舆县辛店乡黄寨村300亩春土豆迎来了丰收季。田间起收机来回穿梭,村民们分拣、包装紧张有序,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平舆县巨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鹏涛告诉记者,他在辛店乡黄寨村流转了三百亩地种植土豆,一亩地能产七八千斤,亩产过万元。土豆丰收季每天能

2025-05-03 07:56:00 美国鞋类巨头请求白宫豁免关税 称已构成“生存威胁”

当地时间5月2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本周致信白宫,请求豁免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称这些关税对鞋类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据悉,这封信由76个鞋类品牌签署,其中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和安德玛。信中表示,许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关税,也无法转嫁这些成本

2025-05-01 09:13:00 32岁张一山谈首搭赵丽颖“合作很开心”,回应曝光度变少:这两年一直在认真拍戏

在接受中国电影报道采访时,演员张一山回应近几年在大众面前曝光度变少,他表示自己这两年一直在认真拍戏,不久之后电视剧《在人间》应该就会和大家见面。聊起电视剧《在人间》,他提到“和赵丽颖老师是第一次合作,感觉很好。因为剧本很有意思,所以大家在现场也比较投入。很开心!”此外,他透露下半年将继续拍摄新剧和电

2025-04-21 16:04:00 从70美元至1108美元 美国小企业主控诉关税暴涨拖垮经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强烈不满。与此同时,美国的高额关税政策对该国小企业也造成严重冲击。一些小企业主近日支付的关税款,可能是之前的10倍还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梅根·亨特经营着一家文具杂货店。店里不

2025-04-21 14:38:00 高三考生如何选择专业?上海市教委主任给出三点建议

高三考生即将面临专业选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经济产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考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在今天上午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市教委主任周亚明给出三点建议。一是把握社会需要,更多了解和把握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所急所需,把个人理想志趣更多融入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大局中,主动选择与科

2025-04-17 14:03:00 突发2例,死亡2例!紧急提醒:尚无特效药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