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江奔流处 山海共此心——上海市普陀区对口帮扶昆明市八年结硕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8:36:00    

清晨6点,冷链车的引擎声划破山间薄雾。在禄劝县九龙镇树渣村里,头戴草帽的农人们手持剪刀,弯腰穿梭于垄间,动作利落地剪下薄荷嫩茎。上午9点,叶片上的露珠尚未蒸腾,便已随冷链车驶向北京、上海,甚至远达中亚、中东的餐桌。同一时间,2800公里外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内,无影灯下,跟班学习的东川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屏息凝神,见证世界上难度最高的腹腔手术案例。

这是2025年5月平凡的一天,也是上海市普陀区对口帮扶昆明市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8年来的历史切片。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从苏州河到滇池水,一条跨越地理纬度的协作长卷,正在铿锵的叙事中徐徐展开——

一条江,涌动着产业迭代的壮阔诗行;

一座城,激荡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一群人,书写着山海同频的初心史诗。

山海为证 产业振兴激活发展基因

树渣村,夏日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一片绵延的绿野。这里曾是玉米与麦子的贫瘠田垄,而今却化作一眼望不到边的薄荷海洋。1300亩种植基地内,青翠欲滴的薄荷叶层层叠叠,叶缘锯齿如波浪起伏,淡紫色花穗随风轻摇,空气中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清凉香气。

60岁的农户王开文手指翻飞,一上午便采满三筐薄荷:“过去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到3000元,现在光在基地打工,月收入就有3000元!”他衣襟沾满露水,笑容灿烂。分拣棚内,数十名妇女围坐长桌,指尖翻飞间,薄荷叶按品相分装入箱。

700亩连栋温室大棚,封闭式育苗架上,数万株脱毒种苗在恒温环境中舒展嫩芽。“自主研发的种苗成活率超95%,每年可采收5到7茬,亩产近9吨,是传统作物的20倍!”普陀区援滇干部胡啸轻抚叶片,言语中满是自豪。基地内,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滴灌管网如毛细血管般精准输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东川区现代农业产业园,1300亩蓝莓基地内,工人们忙着管养工作。2025年,这个由普陀区援建的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迎来首个丰收季,到12月便可采收全国最早成熟的高品质蓝莓,预计产量超1200吨,95%直供上海市场。负责人赵国金难掩激动:“每天用大巴接送易地搬迁户采摘工就有上百人!”

2023年,普陀区援滇干部刘俊、金鸣牵线上海中毓实业公司落地东川区,仅用两个月就完成项目考察、注册、投产,引入高附加值品种,填补国内冬季蓝莓市场空白。为了促进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特意选址在移民搬迁点附近,并引入龙头企业,采用“企业+村集体+脱贫户”模式运行,引导企业优先招聘附近的搬迁百姓,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智慧大棚和自然能提水工程,蓝莓采摘期从传统土培的3个月延长至5个月,亩产值从种植其他作物时的7000元跃升至7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

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另一场产业变革的浪潮正奔涌向前。这座位于昆明经开区清水片区的产业新城,总投资14亿元,以“上海理念+云南速度”的奇迹,仅用一年多便建成高标准园区。

作为沪滇协作的“旗舰项目”,科技城构建起“总部功能区、智能智造区、研发智造区、生产制造区、功能配套区”五大板块,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吸引了巴莱咖啡、科仑检测等109家企业入驻,招商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

江海同频 教育医疗筑就希望之基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2017年以来,普陀区党政主要领导8次率队跨越山海,在昆明3个县区的田间地头、车间校舍留下足迹。普陀区先后选派16名挂职干部、16名联络专员驻点帮扶,努力构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昆明累计选派30名科级干部赴沪取经,自2021年起,每年30名昆明专技人员走进上海重点医院、科研院所跟岗实训,150名乡村振兴骨干、50名教师和50名医疗卫生人员赴普陀区开展集中培训。

昔日,传统耕作模式限制了农业发展,如今,在普陀区人才的加持下,农户乘上了科技东风。在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上海农科院专家工作站推动番茄轮作技术试验,带动500户农户增收。

东川区第二中学教室的黑板上,张骏用彩色粉笔勾勒出思维导图框架,这名来自上海普陀区北海中学的数学教师,正将“思维可视化”教学法植入学校。隔壁英语组办公室,他的妻子袁小燕在教案本上标注分层教学目标——这对跨越2800公里的支教夫妻,用粉笔丈量着沪滇教育协作的深度。

过去,疑难病症要跋山涉水到大城市求医,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沪上高质量医疗服务。自2021年7月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创新“候鸟医生”接力模式,选派专家驻点东川区人民医院。从设备调试到技术攻坚,从人才培育到体系构建,普陀区人民医院医生朱健焕在东川区人民医院“从零起步”创建消化内镜中心,如今,该科室已成为医院的明星科室。

民心相通 山海协奏温暖之歌

从东川区铜都街道梨坪村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俯瞰,山脚下乌龙河的河水正通过银色管道奔涌而上——这是自然能提水工程创造的奇迹。过去每逢旱季,村民马坤总要在凌晨4点摸黑下山,沿着陡峭山壁往返10公里背水。“那时种地看天,雨季盼不来雨,旱季挑水摔断腿的都有。”他摩挲着腰间褪色的皮质水囊,那是祖辈传了五代的取水工具。2019年,东川区政府拿出配套资金,与上海援滇资金565万元一起,实施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这套“不用油、不用电”的绿色装置,以每日1700立方米的提水量,将乌龙河水垂直提升886.5米至山顶蓄水池,再经蛛网般的滴灌管网精准输送到每棵果树下。

当马坤第一次看到水流顺着黑色胶管汩汩而出时,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川汉子蹲在地头久久未起,任由水花溅湿裤脚:“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上海技术帮我们实现了!”

2025年1月的铜都街道,热火朝天的氛围笼罩“云上·乐业”劳务协作系列活动招聘会现场。上海振华重工展位前,26岁的张建军攥着简历反复踱步——这名矿山维修工从未想过,自己拆卸破碎机的技能竟能匹配港口机械装配岗位。“包吃住、月薪8000元,还有师傅带教。”企业负责人指着岗位说明图,话音未落,张建军已签下意向书。

在细微处,这份沪滇情谊也悄然生长。“彩果云”集市让红土地农产品直通上海社区。2024年,“东川大集”第四季走进上海,高原蓝莓与黄浦江畔的灯火交相辉映,见证着“云品入沪”的消费帮扶新模式。

两地干部群众的深情,还凝结在一组数据中:2017年至2024年,普陀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19亿元,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等帮扶项目176个。2025年截至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1.2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7个,再创新高。

长河奔涌 机制创新续写未来篇章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沪滇协作正迈向更高维度。东川区打造了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为支撑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寻甸县仁德农产品分拣中心及相关延伸辐射项目,通过收购、存储、加工、销售县城周边及其他乡镇、县区农特产品,带动大批蔬菜种植户增收,项目点每日用工达300人,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19万元以上;在禄劝县普林生物基地,通过“项目帮扶+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智慧农业在高原扎根结果。

普陀区构建的“一地一品”劳务品牌,通过“云上·乐业”工作站实现岗位精准匹配,建立“季节性输出+能人带动+组织化转移”多元模式。家政服务、互联网营销等“订单式培训”让农民变技工,“技能比武小舞台”以赛促学,互联网营销师的直播镜头里,佤族绣娘的手工艺品直通上海社区。这种“娘家人”式的关怀,让沪滇协作从就业增收升华为情感认同。

从黄浦江畔的智慧园区到金沙江边的蓝莓基地,从“云品入沪”的咖啡香气到中老铁路的钢铁动脉,沪滇协作的画笔,正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上挥毫泼墨。大家见证的不仅是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更是发展理念的重构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大江奔流,山海情深。这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是两地人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沪滇协作的篇章,正以更磅礴的气势续写……(昆明日报 记者任翊翔)

相关文章

2025-08-22 10:37:00 2025年福建省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项目即将开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卫健委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持续完善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项目,为具有福建省学籍或户籍、未接种过HPV疫苗且年龄在13周岁至14周岁的女性,提供HPV疫苗接种服务。2025年福建省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项目

2025-08-20 09:28:00 G345沙久项目年哲山隧道双洞贯通

青海新闻网2025-08-20 07:42:488月18日,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日前,G345线沙木多黄河大桥至久治公路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沙久项目”)控制性工程年哲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至此,沙久项目两大关键隧道工程——大仓隧道与年哲山隧道全线贯通。据悉,年哲山隧道段围岩整体性差

2025-08-18 00:34:00 1:48拉动350亿元城市综合消费!闪耀数据之外,超级大展留下了什么?

临近8月17日24时,最后一批观众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展厅走出来。有人忍不住奔回去几米,对着埃及传奇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雕像再次按下快门。在完成了全球博物馆界前所未有的连续开放168小时后,持续13个月、横跨两个炽热夏天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收官。自2024年7月19日开展以来,超

2025-08-17 11:30:00 省市县三级热线公布!山东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消费补贴申领问题,可打这些电话

目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申领活动正在山东有序开展。为做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工作,优化政策咨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8月15日,山东省民政厅公布省市县三级咨询服务热线电话,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申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日前,民政部、财政部组

2025-08-17 11:03:00 头版头条!《安徽日报》关注淮南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 柏松今天(8月17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 关注报道淮南凤台“三新”产业 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安徽日报》(2025年8月17日 头版头条)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8月16日,记者走进凤台经济开发区国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分钟就有5片

2025-08-17 07:09:00 吉林松原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经济日报长春8月16日讯(记者马洪超)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积极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将新能源确立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4年,松原市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预计“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松原市清洁

2025-08-15 10:09:00 内蒙古应用AI技术引领全国找矿突破

8月14日,由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矿产资源预测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内蒙古在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领域迈出了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跨越的关键一步,将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

2025-08-14 13:06:00 11项税收征管服务措施实施四个月,税务部门激活外资外贸澎湃活力

今年3月,上海税务部门创新推出支持三大先导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助推航空航天航运创新发展、持续扩大离岸贸易税收政策效应等11项服务浦东引领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税收征管服务措施。11项措施实施近四个月以来,政策效应持续扩面增效,有效激发了外贸外资活力。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办理出口退(免)税超400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