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在“审批最少、流程最顺、速度最快、成本最优”上出实招
扬州以“企业友好”重塑城市竞争力
“新工厂仅用10个月就完成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这样的效率让德国总部由衷感叹。”在不久前举办的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上,西门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作了分享。当天,超2000名中外客商相聚扬州,37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在国际经贸旅游节带动下,全市共落实亿元以上正式合同重大产业项目789个。
一个个项目落子,就是为扬州投下一张张信任票。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放胆、放手搞好发展,扬州今年推出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战略。“具体来说,就是持续推进‘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品牌建设,在‘审批最少、流程最顺、速度最快、成本最优’上出实招。”扬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陆安亚告诉记者,扬州持续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跃升,以“用户思维”展现城市人文关怀,让扬州既宜居宜游,又宜创宜业。
轰鸣的离心机高速旋转,金黄色液体泛着琥珀般的光泽……近日,在江苏嘉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一批羊毛脂产品正在接受纯度检测,即将装罐发往英国。“得益于海关和商务部门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国外技贸措施风险预警,提供法规解读、管理体系优化等一站式服务,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英国市场准入。”公司董事长王浩对今年的外贸出口信心十足,“今年一季度出口额达2200万元,全年出口额有望增长四成。”
扬州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的若干举措》中,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以及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市采通等新业态第三方服务平台及配套支撑,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营销、通关、境外参展、融资、知识产权、物流等“全链条”服务。
只需点击“确认键”,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秒到账”,这一场景发生在扬州一家钢管制造企业。这是扬州首次实施“免申即享”惠企资金服务,企业无需进行申报,工信部门按照企业取得的相关认定授牌确定奖补金额后,直接将资金拨付到企业。这一惠企资金服务方式,已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产业发展急需高质量人才,扬州优化升级人才政策,现已迭代至“4.0版本”。给予创业类最高1亿元、创新类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支持顶尖人才;建立10个5000名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首次给予“613”产业体系急需紧缺人才4万元补贴;首次给予大专学历人才3万元安家补贴……本次迭代升级的政策体系资助力度更大、惠及范围更广、兑现速度更快、服务水平更优。
去年底,扬州首个国家级营商环境监测站在扬州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该监测站通过实施“全域覆盖布点、数字技术赋能、动态实时监测”三位一体创新举措,构建起“监测预警—精准服务—制度创新”的全链条服务闭环,推动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全面升级。“我们精心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组建一支‘金牌代办团’,创新实行‘一企一档’精准对接,确保企业群众诉求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扬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协调督查处处长许飞介绍,自监测站投入运行以来,经开区已累计解决企业难题110余件,审批效率提升60%,企业办事成本降低30%,企业满意度达100%。
当前,扬州正在锚定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两个万亿”目标全力冲刺。“今天的扬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质量项目、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平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和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深入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紧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扬州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发力,统筹赋能营商环境做优做强,以最大诚意和新老朋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
一季度,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高于省均0.3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三;全市完成工业开票销售2188.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全省第一,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以“企业友好”重塑城市竞争力,这座城市正加速奔向万亿之城。(周 晶)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