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硕果盈枝。大学开学季即将到来,南安水头镇掀起奖学助学热潮。该镇多个村庄及社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奖学助学活动,激励优秀学子勇攀高峰、筑梦未来。尤为暖心的是,多名优秀学子将获得的奖学金当场回捐,生动诠释了“崇文重教、薪火相传”的文明风尚。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许钹钹 通讯员 郑晓东 文/图
多方联动奖学助学
水头镇江崎村学子吴瀚逸近日考取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研究生,获村委会、宗亲会、基金会、理事会及企业等联合颁发的30多万元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奖励,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笔宝贵的求学资金,缓解了我家庭的经济压力,更是乡亲们对我莫大的信任、殷切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护。”吴瀚逸表示,他将在清华大学的平台上潜心钻研,争取在专业领域做出成绩,不辜负这份认可与期待,将来争取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反哺家乡。据了解,江崎村近五年已累计投入近百万元用于奖学助学,奖学氛围愈发浓厚。
据悉,水头镇各村将奖学助学作为传承优良风尚的重要载体,村党委、村委会、宗亲会、基金会等多方联动,让“重视教育、鼓励成才”的理念深入人心。水头镇埕边村于8月8日举行“学海筑梦 奖优励进”奖学金颁发仪式,表彰3名2025年达到特控线的优秀学子;山前村8月18日对11名成绩优异的学子进行表彰;江崎村也在同日举行2025年度奖学金发放仪式……
除此之外,水头镇多个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奖学助学,为青年人才成长添砖加瓦。8月14日,水头镇商会举行2025年“大学生培优计划”表彰仪式。商会会长黄明经在仪式上勉励学子:“要在大学夯实专业基础,永葆感恩之心,学有所成时回馈桑梓,更要胸怀家国天下,以真才实学勇担时代重任。”2025年度,该计划共奖励26名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及研究生,每人发放5000元奖学金,总金额达13万元。
学子感恩回捐反哺

吕杨将10万元奖学金回捐给宗亲会
“这些奖学金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家乡对教育的重视。与其放在我手里,不如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村中学子,让他们能更安心地追逐梦想。”水头镇朴一村学子吕杨以696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物理学科还取得满分。村里崇济房慈善基金会、泉珍慈善基金会、泉珍二房慈善基金会等三大慈善基金会联合拿出10万元作为奖学金。吕杨与父母商量后,决定将这笔钱悉数回捐给宗亲会,用于资助更多家乡学子。他的举动也获村民纷纷点赞。

李恺霖将2万元奖学金捐给永泉小学
朴山村四朴宗亲会则为考入北京大学的李恺霖颁发了2万元奖学金,李恺霖当场决定将全部奖金捐赠给永泉小学,助力家乡教育发展。“这笔奖学金不仅是对我的鼓励,更寄托着家乡的期望。我想把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村里的弟弟妹妹们的学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李恺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