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经评论:优化培养供给 助力高校毕业生“职”通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1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大学生就业是千家万户的“心头事”。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哪儿?一是规模总量大。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绝对主体,自2022年起,毕业生规模连续三年突破千万,预计未来十年总量还会持续增长。二是人才供给难以匹配市场需求。一些企业常感叹“招不到合适的人”,不少毕业生也困惑“找不到对口的岗”。供需错配,根源在于教育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也与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有关。例如,人工智能、电子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等行业人才需求强劲,但高校人才培养数量缺口较大。

如何让千万学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考验着政策智慧。不久前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此次《意见》直击痛点,将“优化培养供给体系”置于首位。在人才需求侧,强调科学研判人才发展趋势及供需状况;在教育供给侧,提出以促进供需适配为导向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从就业端反馈来看,要求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意见》以破解结构性矛盾为目标,全链条优化就业服务,将进一步助力千万高校毕业生“职”通未来。

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才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下,我国正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为毕业生创造更多机会。例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每年新增约150万个岗位,其中60%面向高校毕业生。2024年,全国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促使高校毕业生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政策的价值,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为经济增长输送充足的人力资源,各方还需持续发力。政府要当好“引路人”,落实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进展监测,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高校和企业要当好“摆渡人”,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与此同时,毕业生要当好自己的“掌舵人”,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主动提升学习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多思考“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寻找相匹配的岗位。

各方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定能为高校毕业生的美好前程添砖加瓦。当每个人都能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施展才华,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根基必将更加坚实。(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2025-07-28 07:05:00 从鲁迅张爱玲到大湾区文学,许子东解锁现当代文学的“流量密码”

文学教授许子东和他最新个人文集中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7月1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第35届香港书展上,李欧梵与许子东两位知名学者,展开了一场题为“从鲁迅到张爱玲”的对谈,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许子东的粉丝。鲁迅和张爱玲如何能够穿越百年时光的长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焕

2025-07-27 17:42:00 欧洲头条|大众承压 美加关税拖累“德国制造”

利润骤降近四成、重组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承压——这是大众集团刚刚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所揭示的现实。乍看是一份企业半年报,实则是一块“德国制造”在全球政治经济裂变中的试金石。大众的阵痛,不只是个体车企的挑战,而是整个德国工业在制度压力、地缘摩擦与技术转型三重夹击下的缩影。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回顾

2025-07-26 21:03:00 好评中国丨数字丝路:让技术跨越国界,用合作书写未来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据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运输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来自全

2025-07-26 12:03:00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欧合作成果丰硕50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

2025-07-26 10:35:00 夏日清凉夜市火爆美食诱人——避暑度假到西宁系列报道之七

杨司煜 摄追第十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游客来了!赶“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的游客来了!避暑度假到西宁的游客来了!当全国多地被炎炎烈日炙烤,人们急着寻处凉快地儿时,西宁正凭着独有的凉爽,成了大伙儿心尖上的避暑地。今年夏天,西宁格外火!西宁的各大夜市,更在游客的热捧下,成了最具烟火气的地方。西

2025-07-25 17:04:00 突发!山西临汾发生地震,多地网友反映震感强烈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5日10时13分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北纬35.85度,东经111.2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图源:中国地震台网 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与腾讯联合推出的“中国地震台网”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向震中周边359010名用户推送预警信

2025-07-25 10:29:00 奋斗者 正青春

时间好快,转眼间半年就要过去了。经常关注我的同事朋友偶尔问我最近有啥大作,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可不,好久没写点啥了。曾时时提醒自己别懈怠,学无止境,笔耕不辍。可又总觉得日子过得糊里糊涂,平平淡淡,缺少奋斗精神,曾一度以为奋斗属于青年。闲下来的时间,最喜欢的事非读书莫属,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

2025-07-24 14:50:00 阜阳:普通工人张老虎 坚持22年献血5.92万毫升

受盛夏高温影响,阜城献血人数有所减少。然而,仍有一部分市民冒着酷暑坚持献血,为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  市民张老虎就是其中一位。7月23日,他刚刚捐献了两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至此,他已坚持献血22年,累计献血153次,献血总量达5.92万毫升。7月23日,张老虎在市中心血站中医院献血屋捐献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