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被不明物咬伤身亡,医生:异体蛋白进人体或致严重过敏,仅凭自身判断很难估准伤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11:40:00    

近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先后经三亚中心医院和某战区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

6月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于6月3日凌晨02:26组织三亚中心医院、某战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市应急、公安、旅文等部门与患者家属当面进行了沟通交流。目前,调查组已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联合省级专家组正加紧开展调查处理和逝者善后、家属安抚等工作。

官方通报。图/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咬伤女子的不明物是毒虫还是毒蛇?九派新闻注意到,不少专业人士对此产生分歧。有医生从伤口形态和初期症状判断,两点牙印、短时间内出现呕吐昏厥等情况,符合毒蛇(尤其是神经毒类毒蛇如银环蛇)咬伤特征;另有专家则认为,在未明确动物类型前,虫类(如毒蜘蛛、蜈蚣)也存在致伤可能,需通过毒素检测、伤口组织分析等科学手段进一步甄别。

6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孙晨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夏天本身就是虫蛇活跃期,不明生物咬伤会带来极大的生命危险。动物的异体蛋白进入人体后,可导致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如未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被不明生物咬伤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因为仅凭自身判断,很难准确评估伤情。

【1】女子亲戚:若调查不清会考虑尸检,十多位亲戚已赶到三亚

女子表哥徐先生还告诉九派新闻,27岁的表妹和她的对象于6月1日中午从新加坡到三亚旅游,晚上外出散步时,在人行横道疑似被蛇咬伤。而后,两人赶至三亚市中心医院救治,因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又被转至三亚市某战区医院,最后抢救无效身亡。

诊断书显示,患者右第2趾可见一浅表咬伤,“诊断:1.足部虫咬伤/不明物咬伤。2.仅为抗破伤风采取必要的免疫。3.乏力。4.喉水肿。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书虽然写的是不明物,但那伤口明显是蛇的牙印,有两个像针眼一样的小孔。我妹妹在三亚市中心医院治疗时已经出现了麻木、呕吐的症状。”徐先生说。

据《百姓关注》报道,家属悲痛之余,质疑首诊的三亚中心医院存在误诊、延误治疗,以及后续接诊的三亚市某战区医院抢救措施不当,认为两家医院的处置是导致悲剧的关键因素。

三亚中心医院的治疗清单。图/封面新闻

6月4日,徐先生告诉九派新闻,现在表妹的遗体还用冰棺保存在医院病房,家属目前正在酒店收拾逝者遗物。这次从老家赶来三亚的亲戚共有十四五人,大家基本白天都在医院,晚上一部分人留守,一部分人轮流在外面找酒店休息。

徐先生补充,三亚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已于3日晚与家属进行沟通,承诺预计五天内能给家属一个答复。“刚刚表妹的男友和相关医院的医生还去做了笔录,还原当时事发的场景和救治的经过,如果五天内调查不清楚,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会考虑进行尸检。”

【2】虫咬或蛇咬?专业人士讨论出现分歧

据封面新闻报道,温州市蛇类研究所负责人陈俊标介绍,根据家属描述的情况,他初步判断女游客是被银环蛇咬伤。第一时间科学、快速处置不会有生命危险。被蛇咬后辨别类型是关键,无疼痛肿胀多为神经毒(金环、银环蛇),黄金抢救期极短;患肢肿痛则是血液毒,需避免过度绑扎。

博主“青峰侠-阿朱”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当事人的症状较符合银环蛇咬伤的表现,但也不排除是蝎子、毒蜂等其他有毒生物咬伤的可能。他指出:“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动物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

知名医学博主“白衣山猫”发文称,通过目前公开信息,他推测该女游客可能并非被毒蛇咬伤,而是被一种毒虫咬伤。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短时间内第二次被某种毒虫咬伤以后的Ⅰ型超敏反应。这种毒虫,常见的有蜈蚣、马蜂、蜜蜂、蝎子等昆虫类。

“白衣山猫”认为,病历上,医生写了几个诊断:乏力,喉水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被毒虫咬伤以后,所表现出来的Ⅰ型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就包括因为过敏,肺支气管和肺支气管黏膜水肿,这时候会表现出肺湿啰音,乏力;因为喉头黏膜水肿,患者会出现喉水肿。患者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和Ⅰ型超敏反应符合,与被毒蛇咬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不符合。

当事人足部的伤口。图/受访者提供

认证为内科副主任医师的广西柳州博主“南九”发文称,就本病例来说,极大概率不是蛇咬伤致死。此外,他认为当地医院处理具有合理性,“当地医院处理没有问题,不明确毒蛇咬伤,起码要用三种血清,每种最少两支,费用约1.2万,还有大概率过敏的风险。也根本就不是毒蛇咬伤的症状的体征,更加没必要用。最后是什么咬伤,看看当地有没有类似症状病例,有的话还是很好查的。”

【3】医生:夏季为虫蛇活跃期,被不明生物叮咬应冲洗伤口,并快速就医

6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金银潭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孙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夏季本身就是虫蛇活跃期,“五一过后门诊每天接诊至少50人”。其中,野外动物致伤率也在增高,比如毒蛇、蚂蚁和蝎子等,甚至还有猴子咬伤。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超过30万人被毒蛇咬伤。

孙晨介绍,从当前媒体曝光的诊断记录来看,当事人是因毒蛇咬伤还是毒虫咬伤等无法准确判断,比如从牙印特征上来说就难以准确区分,因为毒蛇咬伤会留下两个牙印,而蜈蚣、老鼠等动物咬伤也可能会留下两个牙印。

孙晨强调,不明生物咬伤本身就会带来极大的生命危险,因为动物的异体蛋白进入人体后,可导致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如未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被不明生物咬伤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仅凭自身判断,很难准确评估伤情。

谈及不明生物咬伤的救治期,孙晨表示,无确切黄金救治期,越早就诊越好,因为伤口清创最好在 6 小时以内。进而他建议,如果在户外被不明生物咬伤后,应立即用有一定冲洗流量的水冲洗伤口 15 分钟以上,该项举措的目的是冲出毒素。

如果能确定被蛇致伤,需第一时间拨打120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并且要减少活动,将伤口近心端捆扎,尽量保持静止,若手被咬,应放低于心脏位置。而且绝对不能用嘴吸伤口,这种方式会加速毒素扩散。

同时,尽量拍下蛇的照片,并前往有蛇毒血清的医院治疗,以备医生更好进一步诊断,“国内目前有针对毒蛇的血清,但需确定是蛇咬伤且明确蛇的种类才能使用,因血清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孙晨说。

孙晨强调,动物致伤千万种,背后原因极其复杂。在处理被不明生物咬伤的情况时,需重点关注生命体征以及局部症状。许多患者在被不明生物咬伤后,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和疼痛,且刺痛感较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能够确定咬伤的生物种类,都应尽快对创口进行处理。其中,第一时间冲洗是核心,必要时进行切开,以排出毒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孙晨提醒,夏天户外生物活跃,老人、孩子和过敏体质人群长期在野外活动时,建议穿着长袖长裤,避免皮肤裸露。

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编辑 王佳箐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2025-09-04 14:15:00 近期它们常出现!遵医附院专家提示:一旦被咬,立即就医!

当下,正是蛇类活动频繁期,市民遭遇蛇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中不乏致命的毒蛇。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五步蛇、竹叶青和蝮蛇在遵义比较常见,大家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如果不幸被毒蛇咬伤,时间就是生命,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据了解,遵义医科

2025-09-04 12:08:00 市太和医院两项医疗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网_健康】近日,十堰市太和医院在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该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赵亮博士团队研发的医疗人工智能大模型——“素问大模型”,以及武当山院区麻醉科手术室柯昌斌教授团队研发的“气味遗传学”基因治疗技术成功实现转化,两项技术转化收益共计339万元。“素问大模型”基

2025-08-27 10:15:00 香港早晨丨港人法国登山堕坡命悬一线,家人众筹210万包机返港

全媒体杂志 第189期香港商报出品【编者按】每天清晨,港商君为您送上一份新鲜出炉的新闻杂志。立足香港,纵览本地要闻以及海内外热点,从城中乐事到展览演艺优惠着数,一文览尽!让这杯热气腾腾的资讯咖啡,伴你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早晨~来看看今天有哪些新鲜事↓↓↓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早晨头条■一名香

2025-08-19 11:22:00 ‌“岐黄学者”陆华:感悟中医,让寒凉之躯同煦于本草的暖阳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实习生田慧在四川泰康医院女性健康与生殖调节中心,陆华医生诊断室里,她正在平和、亲切、细致的医患交谈。她对“宫寒”、“阳虚”展开的中医特色体质证候辨识、红外热成像评价、经络诊断及各种热疗,吸引了远道而来患者的信任,膏方、中药茶饮等与四川泰康医院各种现代化体检手段和谐共存,体现出中西医

2025-08-17 21:43:00 12岁自闭症男孩大理洱海走失,已安全回家!

8月17日,记者从大理当地搜救志愿者处获悉,一名患有自闭症的12岁男孩于当日在洱海周边区域走失。据家属提供的信息,走失男孩体型偏瘦,走失时身着红色短袖上衣、黑色长裤及运动鞋。为便于寻找,家属已公开联系电话,恳请知情人士提供线索。大理搜救志愿者向记者表示,17日下午3时许接到走失求助信息时,他正在大理

2025-08-12 10:11:00 医院门口“一位难求”存隐患!泉州市区中山北路人行道乱停放问题亟待解决

近日,有市民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鲤城院区(以下简称“福医二院鲤城院区”)门口非机动车道被大量电动车挤占,通行不便,还带来安全隐患。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电动车乱停放现象确实存在,有的甚至挤占公交站台,堵住共享单车停放点。□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万春 文/图

2025-08-10 21:25:00 “他眼里永远有别人的难处”——汕头好人吴秋钟舍己救人生命定格37岁,乡邻追忆热心肠

8月8日下午,在海南万宁神州半岛,37岁的广东游客吴秋钟为救溺水的父女三人不幸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引发关注。10日,羊城晚报记者走入吴秋钟的家乡汕头濠江,试图从亲朋的讲述中,拼凑出这位英雄生前的模样。“他非常热心,遇到什么麻烦都会出现相助。他会出手救人不意外,只是太可惜了!”Transparency据

2025-07-27 11:25:00 突发讣告,杜明昆于7月24日17点30分在华山医院逝世!将先进避孕技术从上海推广至全国

7月25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名上海红房子医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计划生育科主任杜明昆教授因病救治无效,于2025年7月24日17点30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89岁。杜明昆资料显示,杜明昆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