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支撑“杞”新程 精打细“蒜”向绿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21:16: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苗苗 笑笑 文/图

4月24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杞县举行(如上图)。此次盛会由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及杞县大蒜行业联合会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大蒜种植大户等450余人。

杞县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大蒜年产量接近百万吨,稳居全国县域产量首位,带动了全县20余万农户投身于大蒜种植事业,户均增收额超过4000元,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杞县路径”。然而,杞县大蒜产业也面临着连作障碍和病虫害问题的挑战,迫切需要引进和应用高效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周阳、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专员张敏和石浩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寇占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强、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婷、副市长王珏等领导出席会议。

王珏在致辞中指出,杞县大蒜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需解决连作障碍和病虫害问题,以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寇占英表示,此次现场会旨在通过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推动杞县大蒜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葛兆悦对杞县大蒜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杞县通过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策略,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全国大蒜产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邹学校院士则表示,杞县大蒜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产业协作,形成“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的全链条扶持模式,助力杞县大蒜品牌化发展,聚焦绿色发展,提高大蒜品质与效益。

随后,邹学校与杞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宗刚共同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杞县大蒜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揭牌,标志着杞县大蒜产业在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现场会期间,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大蒜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我国大蒜产业发展经济分析、农业标准化政策文件及大蒜标准体系分析等内容。与会代表还实地观摩了杞县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及苏木乡刘黄庄村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在交易市场内观摩繁忙的交易场景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在胜辉合作社示范基地,与会代表见证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了解了杞县大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以“监测预警+生物防控”为核心,集成多项技术,实现病虫害防控农药减量、产量品质双提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所长封洪强介绍了院县合作项目在杞县大蒜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胜辉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孙亚辉分享了采用绿色种植有机肥后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增产增收的实践经验。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研究员吴青君表示,杞县大蒜病虫害防控的重点在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比例。杞县示范基地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病虫害问题复杂多样,仍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后将开发更多高效的生物防治产品,并配套省工、精准的技术应用。

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为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杞县大蒜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我国大蒜产业的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也希望杞县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将杞县大蒜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强势品牌。

相关文章

2025-04-30 21:16:00 科技支撑“杞”新程 精打细“蒜”向绿行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苗苗 笑笑 文/图4月24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杞县举行(如上图)。此次盛会由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及杞县大蒜

2025-04-30 11:20:00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加速跑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连

2025-04-30 08:02:00 AI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作者:龚程 庄营 赵永宝 王瑾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3月号AI既能成为舆情信息监测、数据搜集、分析研判、应对处置的“快捷键”,也是虚假信息、算法偏见、伦理争议、舆论操控等的“催化剂”。舆情工作场景中如何将AI这把“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本文以半岛都市报清渠AI在舆情产业中的应用实践为例,探讨

2025-04-29 11:31:00 《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来一场虚实共舞的“国风元宇宙”冒险

踏入隋唐洛阳城九洲池景区内的《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仿佛推开一扇时空之门——身着唐装的NPC含笑相迎,牡丹楼灯火摇曳,远处天堂大佛的幻影若隐若现。下一秒,VR设备启动,游客化身“不良府”密探,策马穿过神都夜市,耳畔风声呼啸,竹筏在激流颠簸时水雾扑面,悬崖熔岩的热浪灼得人屏息……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场

2025-04-29 09:05:00 中核工程咨询申请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脚手架安全培训方法专利,降低安全培训成本

金融界2025年4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脚手架安全培训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889112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脚手架安全培训方法,属于安全培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

2025-04-29 06:47:00 “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

一场视听技术的迭代演进、一次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面跃迁、一轮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浪潮——“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胡晨冉4月25日,为期3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闭幕。本届展览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4-28 18:08:00 我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都建在哪儿?

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 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回应相关提问时介绍,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压水堆1、2号机组、山东海阳三期工程、广东台山二期工程、广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我国在运和核准在

2025-04-27 00:49:00 微短剧行业大咖齐聚南昌 共商未来发展新方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报道:4月26日下午,南昌迎来了一场微短剧行业的思想盛宴,“2025微短剧新质生产力高端对话”在此盛大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晖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并与众多微短剧领域的大咖们展开深入探讨,为微短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