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快闪打卡”到“沉浸守护”:大鹏官湖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1 15:50:00    

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当海滨旅行的惯性思维还停留在寻找最佳机位、发布一张完美“打卡照”时,深圳大鹏新区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诗与远方”注入一种全新的、更具深度的内涵。

近日,在葵涌团工委与广东财经大学的一次校地共建活动中,一种“净滩环保+海洋研学+文化打卡”的三维融合志愿服务模式在官湖沙滩悄然兴起。20余名青年志愿者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以守护者、学习者和传承者的多重身份,深入这片蔚蓝海岸的肌理。他们用一场身体力行的实践,宣告了一种旅游新风尚的到来:真正的旅行,不只是用镜头记录美,更是亲手创造和守护美。

第一站:用双手“滤镜”,还原沙滩本色

以往的官湖,游人如织,许多人抵达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手机,寻找“网红”角度。而这一次,志愿者们的目标却截然相反——他们要寻找的,是那些破坏风景的“瑕疵”。

在明媚的阳光下,这群年轻人手持垃圾夹和环保袋,化身为海岸的“清道夫”。他们没有扎堆嬉戏,而是默契地分散在绵延的沙滩上。他们的身影,或是在礁石的缝隙间,耐心勾出卡在里面的塑料包装;或是紧随潮水的退去,眼疾手快地捡拾起被海浪冲刷上岸的废弃物;甚至连深埋在沙粒中、小如指甲盖的烟头,都未被放过。

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公益劳动,而是一次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每一次弯腰,都是对海洋生态的一份敬畏;每一次捡拾,都是对自身行为的一次反思。经过近两小时的协同努力,超过100斤的海洋垃圾被细致分类、打包清运。当原本散落着杂物的沙滩重新展露出金黄洁净的本色,当清澈的海水温柔地漫过脚踝,那种亲手“美颜”后的“大鹏蓝”,显得格外澄澈动人。

“以前总想着怎么把照片拍得更好看,现在觉得,亲手让这片沙滩变干净,这种无与伦比的参与感,比朋友圈里收获再多的点赞都更有成就感!”一位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学子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说道,眼神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第二站:知识“充电”,探寻海洋密码

如果说净滩是一场体力的付出,那么接下来的海洋产业园研学之旅,则是一次精神的“盛宴”。离开了沙滩,志愿者们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开启了一场课本之外的探索。

在海龟保护基地,一只只正在康复中的海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从救助、治疗到野化放归的全过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海洋生物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驻足于五彩斑斓的珊瑚培育缸前,志愿者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海底世界。他们认真聆听不同珊瑚品种的生长习性、生态价值以及当前面临的白化危机。这些曾经只在纪录片中见过的脆弱生命,此刻近在咫尺,让“守护”二字变得具体而沉重。

而在现代化的龙虾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则深入解读了“生态养殖与低碳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这里,大家看到的不仅是海洋经济的活力,更是一种“向海洋索取,更要反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场“干货满满”的研学,让志愿者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从一句口号,深化为一种可触、可知、可感的生动实践。

第三站:灵魂“打卡”,触摸渔村文脉

当一天的活动接近尾生,志愿者们回到了官湖社区。这一次,他们的“打卡”对象,是那些绘于墙壁之上的渔村故事。

在描绘“望鱼岭打鱼技艺”的墙绘前,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幅静态的画,而是官湖悠久渔家文化的鲜活再现;在布满各种海洋生物的画作旁,他们讨论的不再是拍照姿势,而是这些生物与刚刚学到的珊瑚保护知识有何关联;在色彩明快的涂鸦墙下,他们用手机记录下墙绘的每一个细节,计划分享给更多人:“官湖不只有高颜值的美照,这里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我们共同的责任。”

这次“打卡”,从对“颜值”的浅层追求,升华为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探索。墙绘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年轻的志愿者们得以触摸到这片土地的文化脉搏。

点评与观察:文旅融合下的“Z世代”新选择

此次大鹏官湖的志愿文旅活动,看似是一场小规模的校地共建,实则精准地切中了当前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脉搏,为如何吸引和留住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样本。

首先,它满足了“Z世代”对“意义感”的追求。当代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传统旅游模式。他们渴望更具参与感、体验感和价值感的旅行。将志愿服务与旅行相结合,恰好迎合了这一深层需求。亲手净化一片沙滩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远胜于消费带来的短暂愉悦。这种“价值驱动”的旅行模式,让年轻人从被动的风景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生态共建者和文化参与者,从而与目的地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其次,它开创了“文旅+”的深度融合范式。这次活动成功地将“环保公益”、“科普研学”和“文化寻根”三大元素无缝融入旅游体验中,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它证明了旅游目的地可以提供的,远不止自然风光。通过挖掘和活化本地的生态资源、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可以为游客提供远超预期的复合型体验。这种“内容为王”的策略,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极大地提升了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品牌厚度,有效避免了在同质化竞争中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最后,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青春方案”。让热爱这片土地的年轻人成为它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无疑是最具活力的推广方式。通过此类活动,大鹏不仅收获了一片洁净的沙滩,更播下了一颗颗热爱海洋、尊重自然的种子。这些参与过的年轻人,将成为大鹏最真实的“野生代言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滤镜美图,而是有温度、有故事、有思考的深度体验。这种源于真实热爱的口碑传播,其影响力远超任何商业广告,为区域文旅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最宝贵的动能。

相关文章

2025-08-31 15:50:00 从“快闪打卡”到“沉浸守护”:大鹏官湖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当海滨旅行的惯性思维还停留在寻找最佳机位、发布一张完美“打卡照”时,深圳大鹏新区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诗与远方”注入一种全新的、更具深度的内涵。近日,在葵涌团工委与广东财经大学的一次校地共建活动中,一种“净滩环保+海洋研学+文化打卡”的三维融合志愿服务模式在官湖沙

2025-08-28 19:19:00 潍坊象“祥祥”全城巡游!1600辆公交车变身流动文化风景线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潍坊报道近日,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象”悄然“搭乘”上了潍坊的公交车,向过往行人微笑招手——它正是潍坊的城市卡通形象潍坊象“祥祥”。此次,“祥祥”形象全面覆盖潍坊市公交集团151条线路、1600台公交车,正式从“静态IP”跃升为动态的“城市宣传大使”。这道流动而靓丽的风景线,迅速吸引

2025-08-26 13:30:00 市县联动·瞰遵义 | 好热闹!广场舞大赛火热进行中

8月24日,“醉美遵义·诗画绥阳·舞动蒲场”——绥阳县第二届群众文化健身广场舞大赛热烈举行。来自遵义市各县区的35支群众舞蹈队伍齐聚一堂,以舞会友、以赛传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经典与创新的文化盛宴。大赛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各支队伍依次登台,表演了《一路相拥》《唱支山歌爱中华》《铃鼓姑娘

2025-08-24 12:54:00 坚守艺术理想,不负青年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实践的根本方向。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既要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更要勇做时代精神的积极书写者,用青春之笔描绘时代画卷,以创新之思传承文化薪火。扎根传统:非遗

2025-08-24 12:04:00 东湖评论:在平凡中坚守,于困境中破局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当代年轻人的心声。近日热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凭借其真挚朴素的情感表达和富有现实隐喻的叙事,悄然成为许多人口中的“年度治愈之作”。片中那群既非齐天大圣,也非唐僧师徒的小妖怪,以一场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取经之旅”,映照出当下许多青年

2025-08-22 19:12:00 浙外学子解锁民族传统体育“出海”新方式

当国家级非遗“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刚劲招式遇上浙外学子的“外语+”优势,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育体弘文・武韵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束了实践活动,在这期间,他们深耕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探索“活态传承+国际表达”的新路径,让这项非遗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焕发出走向世界的蓬勃生机。在杭

2025-08-21 08:46:00 【央媒看沈阳】来了,“厂BA”!

“苏超”一路出圈一路歌。调转目光,在辽宁沈阳铁西区,今夏举办的第二届“厂BA”篮球赛收官,特变电工沈变集团队战胜沈鼓集团队问鼎冠军。42支劲旅、65天鏖战、90场对决、破亿级流量……昔日的“钢铁森林”随群众赛事持续沸腾。当地政府充满信心——期待铁西“厂BA”成为一个新的爆款IP。一系列群众赛事的火热

2025-08-19 10:53:00 “雪泡梅花饮”问世,杭州市非遗传承人复刻南宋名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静淳熙十一年(1184)六月初一,酷热,退位的宋高宗在德寿宫与宋孝宗水阁乘凉谈及宣和往事,说宋徽宗三伏天常在多处纳凉,持水晶提壶饮二斗雪浸白酒。此逸闻载于周密《武林旧事》,雪浸白酒即宋徽宗喜爱的“雪泡梅花饮”,这款消夏饮品消失800多年后或重现。近日,记者获悉,杭州宋酒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