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电子商务加快提质升级,赋能双循环畅通运行。5月23日,商务部发布消息,今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优势,以消费升级引领内需扩容,以产业协作深化国际合作,以“丝路电商”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创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速亮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速。网络消费新增长点持续发力,其中,服务消费增速快于总体,1—4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额增长25.1%。数字消费成为增长引擎,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
产业电商拓展外贸新空间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品质化、智能化、服务化趋势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稳步提升,数字消费成为增长引擎。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其中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销售额分别激增87.6%和16%。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绿色消费,手机等3类数码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8.5%,15类家电及数码产品线上销售增长11.5%。
服务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在线文娱、在线旅游分别实现31.9%和25.4%的高速增长,五一假期“云旅游”、沉浸式数字演出等新模式成为消费热点。商务部联合平台企业推出“双品网购节”等主题活动,通过品牌品质供给与精准补贴,有效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活动期间客单价提升12%,服务类订单占比突破35%。
多地创新机制打通内销堵点,浙江、广西、山东等17地举办电商专场活动,通过“线上展播+线下采购”模式,推动外贸企业产品标准、品牌营销与国内市场接轨。山东服装外贸企业通过平台数据洞察开发国潮新品,3个月内内销占比从18%提升至45%。产业电商正成为破解“外需收缩、内需待振”双重压力的关键纽带。
丝路电商深化合作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电商平台创新内外贸一体化打法,助力超3100家外贸企业“触网转型”。4月以来,10余家头部平台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等8项专项措施,设立超11亿元销售额的外贸专区,并通过“爆品孵化”“流量扶持”等组合拳,带动外贸企业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4个,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跨境电商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制度型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与东盟率先实现跨境支付标准互认,电子提单标准获国际商会合规性评估,为全球贸易数字化提供“中国方案”。第八次上合组织电商工作组会促成30余项合作,非洲好物网购季推动卢旺达咖啡、肯尼亚咖啡豆等200余款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丝路电商惠全球”行动持续推进,全年40场重点活动聚焦产业对接与能力建设。青岛举办的“丝路电商”国际合作论坛发布《数字贸易发展倡议》,吸引30国代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