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近20个赛队报名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即将开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1:00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携手挑战半程马拉松,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从想象走向现实。4月9日,在北京智慧电竞中心,来自清华通班队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跑道上进行测试。据了解,为迎接4月19日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部分人形机器人赛队已经到达北京智慧电竞中心进行训练和测试。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获悉,此次比赛共有20左右支人形机器人赛队报名。为了模拟比赛路况,现场设置了长度为1000米的跑道和部分坡道,以及5个户外充电区域,供人形机器人进行能量补给。

两个赛道 同时开跑

以“亦马当先,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开跑。据了解,此次比赛从南海子公园出发,到国家创信园结束,全程共21.0975公里。

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人类与机器人将开跑?又如何保障赛事安全?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届时,人形机器人和人类选手将在起点同时起跑,共跑同一路线,但有单独赛道,为确保人机安全,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介绍,此次比赛共有20左右支人形机器人赛队报名。这些赛队既有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也有来自企业甚至“发烧友”的。

据悉,一个人形机器人和三个人类运动员共同组成一个赛队,而这三个人类运动员可能是工程师、操控员、领跑员。因此,人形机器人的赛程赛制并不像人类跑马拉松一样,不仅仅是单个机器人的比拼,更是一个团队的比赛。

“所以我们会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看到不同型号、不同赛队的人形机器人,以及配合它的人类一同在赛道上奔跑。”梁靓进一步说,虽然鼓励一台人形机器人不换电池跑完全程,但为了更好地完成比赛,会有提高速度的要求,所以在全程赛道上设置了7个补给站,供人形机器人换电。

在北京智慧电竞中心,为了模拟赛事真实情况,现场设置了长度为1000米的跑道、部分坡道以及5个户外充电区域,供人形机器人进行能量补给。

而谈及测试场地和真正的赛道相比不同之处,梁靓表示,目前训练场模拟了赛道的情况,但是和真实赛道还是有差距的,人形机器人到真实的比赛道路上,会有地面、天气、大风、通信信号、和人互动等一系列挑战。

峰值速度可达每小时12千米

人形机器人选手到底能跑多快?赛队做了哪些准备?北京商报记者探访训练现场发现,各参赛队正测试人形机器人的速度,反复记录结果,从零部件、智能水平等方面加速迭代机器人运动能力。

作为此次比赛的参赛者之一,“天工队”团队对其人形机器人在各个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天工队”技术负责人郭宜劼说:“目前,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峰值速度达到每小时12千米,平均速度在每小时10千米。”

据了解,针对马拉松场景,“天工队”在仿真环境中,不断探索关节的力矩和转速峰值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提高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身状态和环境状态的估计,增强稳定性。另外,在保证稳定性和速度上,提高拟人性,让其跑姿更自然。

除了在技术上,不少赛队从外部发力,为人形机器人穿上了“鞋”,以减小其在奔跑过程中对关节的磨损。

“旋风小子队”算法工程师覃帮羽介绍:“人形机器人自身脚垫比较硬,不太适合于长距离奔跑,对机器关节磨损比较大,所以我们采取了穿鞋方式。这样不仅减少对关节的磨损,还增加了摩擦力。”

另外,机械结构在奔跑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螺丝松动掉落的问题,因此,有赛队为人形机器人加了类似于铜套的小物件,或选择会在补给点拧紧螺丝,保证其稳定性。

产业发展的“测试”

此次人机共跑“半马”,背后彰显的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探索与人类、体育相结合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交汇点”。

在业内看来,人机共跑“半马”不仅是一场赛事,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在实际应用方面,郭宜劼认为,人形机器人参加这次比赛可以让大众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现有技术的发展,也引领着技术企业提高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可靠性、长距离移动的稳定性。

“若通过这次比赛人形机器人的稳定性等问题得到解决,对以后人形机器人进行长距离巡检或特种场景作业,最终走进家庭服务人类都是非常关键的节点。”郭宜劼补充道。

梁靓认为,这次比赛不仅是展示、应用推广的平台,更是一个测试验证的平台。

据了解,部分人形机器人在此之前并未做过这样的长距离奔跑测试,通过比赛将不断地迭代和创新人形机器人的水平。

“通过比赛,人形机器人双足的耐用性会有所突破,同时,不同的人形机器人及其产品性质将会向大家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更多地考虑未来人形机器人可以应用的场景和诉求,以应用为前提、需求为导向来发展相关产业。”梁靓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刘曼华

相关文章

2025-04-29 17:34:00 “县”在进行时④丨张北新能源“链”出无限精彩

张北,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称,凭借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以光伏、风电项目产出绿电,点亮北京万家灯火。如今,张北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160万千瓦,位居河北第一、全国前列。在产业发展上,张北拥有运达风机、安塔塔筒、艾郎叶片等成熟的风电装备制造链条,随着海泰单晶硅光伏生产基地、科盛逆变器及储

2025-04-29 11:45:00 致敬作曲家金巍艺术成就,京晋两地多支合唱团唱响“我们的歌”

今年恰逢北京合唱协会与山西省合唱协会成立20周年,近日,京晋两地的多支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上演2025“我们的歌”——金巍流行合唱作品音乐会。金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编创的合唱作品深受广大专业合唱团、业余合唱团的喜爱,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流行歌曲,无论是民歌还是戏曲,他都能改编成适合合唱舞台的作品。

2025-04-29 06:47:00 “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

一场视听技术的迭代演进、一次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面跃迁、一轮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浪潮——“超高清”正走进千家万户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胡晨冉4月25日,为期3天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闭幕。本届展览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4-26 08:16:00 云东海赛道太火了,铁三精英赛报名“秒空”

4月25日,备受瞩目的“合和杯·2025广东万里碧道·佛山三水云东海铁人三项赛”开启报名通道,仅半天时间,参赛名额便几近满额。这场融合生态与竞技的体育盛宴将于5月18日在云东海揭开战幕。铁人三项比赛包括游泳、跑步、自行车三项运动。铁人三项比赛包括游泳、跑步、自行车三项运动,分为多种赛制,其中全程大铁

2025-04-25 11:06:00 机器人半马“翻车”,先别急着祛魅

作者|惊蛰研究所 吴嗯摔倒是标配,瘫痪是常态,“掉头”也不稀罕……上周末,在北京亦庄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为科技行业贡献了新的热点。但比赛现场的各种意外,也让许多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纷纷表态:对人形机器人祛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830年,蒸汽火车诞生之初,在美国巴尔的摩市郊区曾举办过一

2025-04-24 18:54:00 影视项目中的法律风险:多维度剖析与行业破局探寻

本报记者 倪兆中 北京报道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影视项目的运作日益复杂,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愈加凸显,成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近日,在北京电影节的一场论坛上,来自法律、影视制作、财务税务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当前影视项目面临的法律挑战,并积极探寻破局之策。电影是技术

2025-04-24 17:15:00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河北:钢铁大省如何“变身”算力大省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近年来,河北省持续推出新政策、引进新技术、打造新基建,从曾经的钢铁大省变身算力大省,在数字化的创新

2025-04-24 17:12:00 核桃编程资本化的三道坎:赛道降速、以赛代学脱钩提速、中概股震荡未完

尽管,微观上有被称为“少儿编程第一股”的童程童美爆雷,宏观有中概股的震荡,资本市场中依然少不了少儿编程企业的消息,这一次是核桃编程。据证券日报4月23日发布的消息,北京聪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桃编程”)正考虑在美国上市,计划募资约1亿美元。4月24日,在北京商报记者的追问下,核桃编程方